浮丘伯很感動地把劉盈丟出了門,委婉地訓斥劉邦不要教導孩子沽名釣譽。
縱使劉邦替劉盈背鍋背慣了,這次也難免委屈。
這和他一點關系都沒有,全是劉盈自己的主意。自己就不是沽名釣譽的人,劉盈在他面前和在浮丘伯面前的說辭也完全不一樣,誰知道劉盈會如此?
劉盈聽了他家阿父的抱怨,抱怨的話比劉邦還多:“儒家不就喜歡虛頭巴腦那一套?我怎么知道老師是異類?”
劉盈氣不過,跑浮丘伯那里念了一遍二十四孝的故事以證明自己無錯,并聲稱是劉邦教導他的。
浮丘伯很生氣地把劉邦又罵了一頓,說他誤人子弟。
劉邦有口難言。劉盈的系統(tǒng)面板里連跳了兩次經驗值。
劉盈搖頭嘆氣。看來阿父還不是史書中的漢高祖,現(xiàn)在的心理素質很不行啊。他還沒出力,阿父就要倒下了。
浮丘伯最初沒有出現(xiàn)在劉盈的系統(tǒng)面板上。
當他連續(xù)罵了劉邦兩次后,劉盈的系統(tǒng)面板跳出了延遲經驗值到賬通知。
劉盈抱著手臂沉思,猜測大概是系統(tǒng)卡頓了。
唉,他的系統(tǒng)就是這么廢物,真是配不上天之驕子的自己,差評。
因劉邦用大人的虛偽污染劉盈純真善良的心靈,浮丘伯十分憂慮。
他本來只打算給同門張蒼寫信。
張蒼犯事棄官避難。劉邦很明顯是沛縣當?shù)睾缽姡榻B張蒼來沛縣,張蒼既可以收弟子,也可以在沛縣安身。
但張蒼這人吧,學識是夠了,私德卻不是特別好。他來教劉盈,把劉盈往更歪的地方教了該如何是好?
浮丘輾轉反側,后半夜也沒能睡著,披著衣服坐在床頭沉思。
第二日,他多寫了一封信。
當年先師荀子門下弟子眾多,弟子們各有所長。他與毛亨在《詩》一學中是佼佼者。
浮丘伯雖然不服氣,但荀子認為毛亨在《詩》一途上比他更優(yōu)秀。且毛亨不慕名利,一心鉆研經學,或許將來毛亨的權勢地位大大不如其他同門,但最能保護荀子著作的人,定是毛亨。因此毛亨手中藏有最多的荀子的著作和經書注釋本。
荀子看人的眼光很準。
韓非死后,浮丘伯和張蒼仍舊留在咸陽,比浮丘伯和張蒼官職更高的毛亨不僅早早辭官跑路,還令族人離開家鄉(xiāng),分開遷徙。
如果是毛亨,應當能教導劉盈何為藏巧于拙,也能規(guī)勸劉邦走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