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持苦笑:“我本來是想拖延些時間,看看我倆對通州的事能生出什么有預見性的想法來,現在看來卻是腦子空空,算了,夫子多加小心吧。”
孟度點點頭:“我走了。”
……
好巧不巧,沈持走到刑部衙門口,遇到了曹慈。
他從馬車里下來同沈持打招呼,兩人面上的笑意浮且淡,曹慈說道:“本相已遣大理寺的馮大人、孟大人赴通州府查案去了,快的話天亮之后就到了。”
沈持聽了眸色未動,只說道:“巧了,在下來刑部也是想遣人過去查案的,想一塊兒去了。”
曹慈擠出個不達眼底的淡笑:“在為朝廷社稷上,我與沈相真是心有靈犀啊。”
沈持在心中“呸”了聲,看向哈欠連連的刑部尚書劉渠:“劉大人,本相聽說向大人曾在刑部多年,想來與他相熟的同僚不少吧?”
劉渠眼皮微掀,飛速跟曹慈對視一眼后皺著眉苦哈哈地說道:“沈相有所不知,向大人已經離開刑部七八年之久,那些相熟的舊僚都到別處任職去了……”
“如今刑部的人,除了下官之外,多數沒和向大人打過交道……既然大理寺去了兩位大人,下官看刑部就不必一窩蜂趕過去了……”看曹慈的意思,是暫不讓刑部下場參與查案,他只好找個理由推了。
沈持心中了然,和顏悅色一笑:“劉尚書說的是。”說完他睨著曹慈:“哎呀曹大人,看來今日上朝的時辰要提前了,一起走?”
曹慈本是來找劉渠謀他那些見不得人的事的,有些不甘心地抬了抬眉頭:“走,一道走。”
兩人甩著寬大的官袍袖子同時從刑部出來。
他們坐上各自的馬車來到東華門,果然今日皇帝起的早,大門已經開啟,趕來的官員們不用等候,徑直進宮去太和殿。
通州府的事令朝野震驚。皇帝今日起了個大早,或者說昨晚半夜都沒睡,臉色鐵青地俯視著群臣,聲線帶著怒氣:“眾愛卿都知道通州府發生的事了?”
群臣跪下山呼萬歲:“陛下,臣等十分痛心。”
曹慈上奏道:“臣已遣大理寺馮大人、孟大人前往查明此事,給朝廷給死者給通州府百姓一個交代。”
皇帝聽了說道:“有勞曹愛卿。”
他又命吏部尚書穆一勉:“趕緊抽調人手過去穩住通州府,萬不要生出亂子。”通州府離京城太近,一旦生亂或許要禍及京城。
……
當日早朝的大半時間都在商議通州府之事,等一一捋順了君臣才有心思涉及其他的朝政。禮部尚書李叔懷說起給五位皇子的封王擬定的封號:“陛下,禮部擬的五個字已呈送兩位丞相。”
皇帝疲憊地點了下頭:“二位丞相已轉呈朕,‘宸、晉、楚、荊、淮’,嗯,不錯,都是好字。”
李叔懷大松了口氣。
曹慈緊接著奏道:“陛下,只是這些封號給哪位皇子殿下,臣與沈相不敢擅作主張,還請陛下定奪。”說完他側過眸子看著沈持說道:“是吧,沈相?”
在這種事情上沈持從來不摻和,禮部送來的字他也只看了一眼便轉呈給皇帝了,此刻趕鴨子上架地說道:“曹大人所言極是。”
皇帝微微垂下眼:“朕想了個法子,能一舉定五位皇子的封號。”
前幾日,擬封王的號呈送到御前后,皇帝看了看,目光凝在“宸”上,本朝的天子在成為太子之前多是用的這個封號,故而默認這個字是尊貴的,是準太子所用的封號。
當給十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