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持坐著馬車往皇宮走去。
今日參加殿試的貢士們也一早穿戴齊整來到宏大肅穆的東華門前,走到這一步,都有著榮辱不驚的勇氣與耐力,因而他們的目光豁朗而鎮(zhèn)定,不同凡俗。
沈持到了之后看著他們微微一怔,距他當(dāng)年春闈已過去十二年了。世事漫隨流水,流年暗中偷換啊。
他走過去跟他們打招呼,眾貢士們見了他眼神直了一瞬,天下的讀書人,誰不知道沈持,又有誰不想像他這樣仕途順利,步步青云,二十多歲便登上相位呢,紛紛同他執(zhí)禮。
中有一弱冠之年的佳公子,乍一看跟董尋的氣韻有點相像,沈持神思恍惚——這人便是右丞相曹慈舉薦的裴牧吧,聽說是河?xùn)|大儒董真的學(xué)生。
忽而他聞到一股淡淡的中藥苦味,沈持以為裴牧身體也不好常需服藥,心中憐憫,說道:“清晨風(fēng)涼,裴貢士還是到廊下避避風(fēng)吧。”
裴牧眼神微驚,而后對他拱手施禮道:“多謝沈相爺關(guān)懷。”
說完聽話地真的站到廊檐下去了。
可沈持又陸續(xù)從別人身上聞到了這種苦味,他心道:好多士子身體是真不好啊。
后來他才得知,如今天下的士子讀書,常服一種用苦參、黃連、熊膽和成的丸藥,夜里讀書時含在口中,讓苦澀的味道刺激自己,免得打瞌睡。
也暗含“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寓意。
沈持:“……”
他那會兒還沒這么多花樣。
很快,東華門打開,貢士們跟在百官身后,魚貫進(jìn)入皇宮,他們會在文華殿寫策問,之后接著回去等,等閱卷排名后的金殿傳臚。
而這場殿試,沈持作為左丞相,從頭盯到尾,累到幾乎虛脫。在這次的為國選才中,裴牧的確是學(xué)問和氣度不輸董尋的一個才子,皇帝只一眼便認(rèn)準(zhǔn)他是新科狀元,因曹慈推薦在先,被夸贊慧眼識才。
曹慈又風(fēng)光了一回不說,得了裴牧這個得意門生,臉上滿是喜氣。
沈持在心里冷笑,也犯難,跟此人同朝為官,實在是時刻得打起十二分精神。
終于在新科進(jìn)士們赴完瓊林宴的次日,他早早散了值,去大理寺找孟度大吐苦水:“白忙活了。”
孟度沉思道:“什么時候曹老狐貍被咱們拽住尾巴,才能松口氣。”
曹慈這人,出手總是意想不到,而且還能全身而退。
沈持苦笑:“這個人高深莫測。”
孟度:“是啊,手腕極高。”
就像常平倉那件事,誰能想到呢。
沈持自嘲道:“所幸我比他年輕多了,總是能贏到最后的。”當(dāng)眼下拼不過別人的時候,可以寬心將眼光放長遠(yuǎn)一點兒,好好養(yǎng)生,比命長。
兩個人正說著話,馮遂來了,寒暄后立馬切入正題:“沈相,孟兄,查出些眉目了。”
他說這幾日翻出來一樁參與略買人口的案子,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竟查到了康玄頭上,原來這位老尚書頗好男色,每隔年都要買兩名九、十歲左右的美男童,養(yǎng)在身邊兩三年等他們年紀(jì)大了又發(fā)賣出去,再換兩名歲數(shù)小的……馮遂聽到拐子的口供后破口大罵:“……老而不死是為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