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封奏折的大致內(nèi)容是說陶家近日在河間府購置了一百畝的良田,但是這一百畝的良田他們購置了之后,剛剛進行了小麥的播種,就被人全部搗毀,那些佃農(nóng)白忙活了一場,直接錯過了夏種的時節(jié),這一百畝的土地今年或許會顆粒無收,莊頭哭訴到陶家面前,陶云亭這才知曉了此事。
陶臨九在調(diào)查之后才知道,原來當初的賣家之所以那么痛快不講價就同意賣了,就是因為這塊地連著的就是毅王的土地。
大周朝對于皇家宗親是有不同的安排的。
一般而言,皇帝對于女兒還是比較寬容的,要么是招駙馬,要么是下嫁勛爵之家;而對于兒子們,則是分為得寵和不得寵之說。
例如永嘉帝留下的幾個兒子,除了太子周承翊是繼承大統(tǒng)外,其他的幾個成年皇子,例如寧王,他就是那種不受寵的,那就在他成年后京城修個寧王府,稍微分點財產(chǎn)給他就算了事,等再過個幾代,寧王一脈就是落魄宗親,就會被邊緣化起來。
而若是受寵的兒子,例如三皇子端王若是不犯事,除了在京城有王府,還會在其他地區(qū)給他封邑,享受封地上的供奉,這樣的王爺就格外值錢一點了。
這個毅王其實已經(jīng)傳承到了
一個是他父親的弟弟,
一個是他的弟弟。
同樣的富甲一方,同樣的生活愜意,同樣地受朝廷供養(yǎng)。
大周朝開國之初,
就吸取了之前幾個朝代藩王作亂的經(jīng)驗教訓(xùn),只承認太子的正統(tǒng)地位,
對于除了太子之外的皇子,都是封為親王,若有才能還能在朝堂之上謀個一官半職,
若無才能,
那就榮養(yǎng)起來度日。
說白了,只要這些親王們安分守己,
大周朝在一日,這些親王們就能快活一日。
而現(xiàn)在,
陶云亭言辭激烈道:毅王之害,
不在于臣子,而在于百姓,在于社稷。河間一府,苦毅王久矣!
陶云亭不愧是在翰林院干了十幾年的老江湖,
別的不說,
光是這一手文章,
讀起來那是光明磊落、令人肅然起敬,
對他奏折內(nèi)容的真實性和他想要表達的強烈情緒,
凡是讀到的人都感受到了。
他的一封彈劾奏折,至少抵人家十封。
沈江霖從頭到尾安靜的像個透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