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江霖從頭到尾安靜的像個透明人,
默默在起居注上照常記了一筆關(guān)于周承翊認真批閱奏折的記錄。
周承翊又花了一個時辰的時間,將今日所有的奏折都處理完畢后,時間已經(jīng)到了午膳的點。
周承翊實在算是一個十分勤勉自律的皇帝,
在無需進行朝會的日子里,周承翊照常寅時末起,按部就班給太后請安、早訓讀書、鍛煉身體后再去用早膳,之后便是積極處理奏折,一直到午膳時刻。
若是按照八小時工作制來算,周承翊一上午就干了七個小時的活,且這半年來,寒暑不歇,日日如此,比他父親永嘉帝還要來的工作狂一些。
那封陶云亭的奏折,就被周承翊壓在了他的御案上,若是周承翊沒有進一步的舉動,這就叫留中不發(fā)。
留中不發(fā)的奏折,要么是讓皇帝為難了,要么是皇帝想要再考慮一下。
用完午膳,周承翊沒有像往常一樣午歇,而是去了后宮散心。
沈江霖作為起居郎,皇帝去哪里他都得跟著,周承翊一般白天的時候很少去后宮,沈江霖便也很少會跟著過去,最近這段時日沈江霖又都是安排的日班,所以他已經(jīng)很久沒去過周承翊的后宮了。
如今后宮之中,以皇后為尊,蕭皇后是當年永嘉帝親自為周承翊選的太子妃,如今統(tǒng)領(lǐng)后宮,周承翊同樣給了蕭皇后極大的尊榮,后宮之中無人敢輕易冒犯蕭皇后。
沈江霖見過兩次國母,長得十分端莊大氣,不僅談吐文雅,行動舉止簡直就像是用最嚴苛的戒尺丈量出來的一般,優(yōu)雅是優(yōu)雅了,但是卻如隔云端,少了一絲煙火氣。
周承翊若有事情,經(jīng)常會和蕭皇后商量,但若是消遣,則不會到“坤寧宮”來。
今日周承翊的御攆,顯然不是往中宮去的。
沈江霖跟在后頭,疾步走了半晌,才到了“咸福宮”。
周承翊如今忙著前朝,后宮之中的妃嬪數(shù)量并不多,除了以前東宮的六個舊人,最近為了平衡朝堂新入宮的女子也不過是五人而已,所以“咸福宮”尚未有主位,目前只住了一個東宮舊人羅昭儀。
昭儀乃五品,在后宮等級中算是不上不下的存在,這位羅昭儀以前在東宮當值的時候,地位是比較低的,是周承翊做太子的時候近身伺候的大宮女,后來在周承翊成人之后,被那時候的皇后如今的太后指給了周承翊,教習周承翊識得人事。
說起來,羅昭儀比周承翊還要大上四歲,周承翊登基的時候,卻沒把她落下,思前想后,給了一個昭儀的位份,想著等過個一兩年再給她升一升,省的一下子冒了頭打眼。
可以說,這位羅昭儀,能讓日理萬機的周承翊思前想后了一陣,已經(jīng)足以說明她在周承翊心中的地位了,并非許多宮人猜測的那樣,僅僅是靠著運道上位的宮女而已。
羅昭儀提前得到了通傳,早早就打扮好站在宮門口相迎,沈江霖一看,“咸福宮”就在前面了,心里才松了一口氣。
晌午的太陽太過毒辣了,皇帝的御攆是有羅傘遮陽的,而跟班如沈江霖,則是要在太陽的炙烤下疾步快走跟上,“咸福宮”距離“養(yǎng)心殿”頗有一段距離,這么一長段路走下來,沈江霖背后的官服內(nèi)里已經(jīng)汗shi,此刻正十分不舒服地貼在后背之上。
羅昭儀身形微豐,長相清麗,雖然是炎炎盛夏,但是見到羅昭儀笑意盈盈的樣子,都仿佛讓人卸下了一些心頭的煩躁來。
羅昭儀看到周承翊到了后,立即跪下給周承翊恭恭敬敬地行禮,周承翊走上前去,親自將羅昭儀扶了起來,然后一道入了“咸福宮”西側(cè)殿。
沈江霖一路跟在后面,悄悄看了一眼西側(cè)殿內(nèi)的擺設(shè),里頭沒有太多精致名貴之物,但是桌椅樣式、搭配的屏風、椅套、桌圍都別有一番巧思,南面直棱窗微微支了起來,窗沿上一排放著挨個大小的六個福娃娃,窗外掛著一串風鈴,若有微風拂過,便能叮當作響,殿內(nèi)并未燃香,而是有一股果香的自然清新味。
沈江霖照常找了一個不打眼的位置,立在一邊開始記錄,只是當周承翊開口的那一霎那,沈江霖就眉心一動——皇帝的聲音顯而易見地柔和放松了起來。
沈江霖在周承翊身邊已經(jīng)許多時日了,他本就是個心細如發(fā)的人,與周承翊待的時間越長,沈江霖就越對周承翊的一些特質(zhì)了解清楚了一些。
剛剛午膳前在批閱奏折的時候,周承翊還有些不愉快的情緒在,但是到了這里卻全部消弭了。
看來這位羅昭儀,絕不是面上瞧著的那般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