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承翊聽完之后,良久無言。
周承翊上次升了沈江云的官,不過是愛屋及烏,事實上,他連沈江云長什么樣子都不知道,但是聽沈江霖如此描繪下來,周承翊卻覺得這個沈江云熟悉極了——透過沈江云,周承翊仿佛看到了從前的自己。
當然,兩人之間還是存在著巨大的差異的,畢竟一個曾經是儲君,一個是沒落侯府的大少爺。
但是同樣是嫡長子,同樣以后需要頂門立戶,同樣曾經迷惘過,同樣找到方向想要做出一番事業來,此時君心似我心,竟是未曾謀面,已經有了心心相惜之意。
而且,在沈江云和沈江霖身上,周成翊看到了一種不同于普通臣子的形象。
能夠上朝的朝臣們,基本上都不會太年輕,便是升官快如沈江霖,也是占了職位之便,才能以很年輕的年紀,就伴駕左右,而并非真的有了上朝的資格,畢竟沈江霖在朝堂之上是沒有一席之地的,只是一個沉默的記錄者。
周承翊從小時候開始接觸到的臣子,都是高官之列,老謀深算有之、夸夸其談有之、心有城府有之,這些人幾乎在周承翊心中都有了一種臉譜化的形象——似乎都是身著緋袍、頭戴雙翅官帽、續著山羊須的中老年文士形象,看著很能指點江山,實則很多時候都是道貌岸然之輩。
當然,也有一些忠臣能臣,但是這些臣子都是跟著永嘉帝歷練過一番的人物了,個個可以獨當一面,年紀上都是周承翊的長輩,這些人不是不忠心耿耿,但是他們身上又天然少了一絲熱血。
唯有在沈氏兄弟身上,周承翊感受到了年輕人的真情真意,發自肺腑的想要去做成一些事,不為功名利祿,只為自己的志向理想。
這樣的人物,周承翊在古往今來的史書中看到過許多,可是在他的身邊卻是寥寥無幾。
但凡距離他極近的人,無不有所求,沈江霖亦有所求,但他求的,卻并非別人要的升官發財,而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東西。
周承翊此時此刻尚且不能深刻地表達出這種東西,但是他敏銳地感知到,面對這樣的沈氏兄弟,一味以皇權壓人是換不來他們的真心的。
周承翊長嘆一聲,親自扶沈江霖起身:“沈愛卿,朕很是羨慕你們如此兄弟情義啊!朕雖未見過汝兄,但是既然受沈愛卿如此推崇,想來不是等閑之輩,你的舉薦,朕準了。”
沈江霖大喜過望,他也沒想到,皇帝居然都還沒看人、沒考察,就直接應允了。
畢竟沈江霖伴駕日久,對周承翊的為人已經了解了許多,周承翊這個人除了對自己要求很嚴格外,其實對下屬也是非常嚴厲的,他在朝堂之上的妥協,很多時候只是出于無可奈何,但凡他能掌控之事,他都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最恨徇私舞弊之事。
在這一刻,沈江霖已經確信,自己是真正走進了這位年輕皇帝的內心,在他心中,自己已經不是一個普通的臣子,而是一個可以交心之人。
這便是在權力中心的好處了。
普通官員想要晉升,想要面圣,想要在皇帝心中留下一個好印象,那是千難萬難,可是對于沈江霖而言,卻不過是區區幾句話的事情,便給他大哥謀劃了一個好前程。
此次沈江云協同賑災,一方面是他大哥私下里的懇求,另一方面,只要他大哥能夠將事情辦好,那么回京之后再次升官,已經是板上釘釘之事。
不過,賑災之事,其中牽涉頗多,能否順利完成,同樣也需要考驗沈江云的智慧和手腕。
而在這般山高路遠的古代世界,他們根本沒辦法進行即時通訊,一切事情只能靠沈江云自行去解決了。
沈江霖知道,這次將他大哥推舉出去之后,必然會遭到許多有心人的側目,可是人只有在年輕的時候才夠有精力去為了自己的理想奮力拼搏,等到年老之時,便是有這個心都沒這個力了,既然那些人的目光不肯從他和沈江云身上移開的話,那就讓他們看看,他和他大哥能夠走多遠吧!
沈江霖下值之后,他大哥已然在宮門外焦急等候了,等沈江霖一出來,就迎了上去,兄弟二人并未說話,沈江霖只是唇角微微泄了一絲笑意,沈江云就已經心領神會了——成了!
他二弟竟然真的就將事情給辦成了!
兄弟二人上了馬車后,直到馬車車輪滾過青石板路的聲音壓過了里面的談話聲,他們才說起了話來。
“陛下是真的很信任二弟你,為兄也定然不會讓二弟失望的!”沈江云聽完了前因后果,對沈江霖簡直佩服地五體投地,在這世上,仿佛就沒有他二弟辦不成的事兒!
沈江云自從上次自己的折子被扔到角落里積灰之后便已然明白,想要完成二弟口中的“土改”,就必須自己實力夠強勁,身居高位是一回事,了解體察民情又是另外一件事,既然這次有去河南賑災的機會,沈江云自然不想錯過。
“只是大哥,河南之地如今流民遍地,治安想必也會更加復雜紛亂,你不日就要啟程,這次一定要帶齊護衛,以自身安危為首要之責,可別為了旁人,忘了家中還有殷切等你回來的家人!”
沈江霖想到了最重要的事情,免不了要對沈江云叮囑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