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要說如何徹底解決蒙古問題,還真得佩服那些棋藝高超的人。
再說回來,
雖然北元已經,但仍有“能彎弓射箭者不下百萬”
的說法,打仗還是要打的,這是毋庸置疑的。
李武按照規矩找到了他們的偵察小組,因為到得早,小隊里只有三個人到了,李武看到這三人都是蒙古人,心里立刻明白了,這三人應該是他們的領隊。
核驗腰牌后,李武笑容滿面地上前搭話,而張武則蹲在一旁,仍顯不甘。
幾句交談后,氣氛逐漸緩和,李武得知領頭那人本名買納,歸順大明后改名為顧明。
顧明身形約莫一米七五,年約三十余,雖不算魁梧,但體格強壯,無需動手便知是崇尚力量之人。
相較之下,李武則顯得單薄許多。
因此,李武在談話中不失時機地提及顧明結實的體魄,并給予贊美,起初顧明還能克制,但漸漸難以自持,臉上不禁浮現憨態可掬的笑容。
張武在一旁聽了,微微皺眉,心里覺得壯碩算不上什么特別的優點。
然而,他并未察覺,顧明對李武的好感正與日俱增,已生出相見恨晚、一拍即合之感。
李武見狀,也笑著回應,改口稱其為顧哥。
繼續聊了一陣,雙方愈發熟絡,李武也放得更開。
“說到名字,顧哥,我聽你的蒙古名也挺動聽的,是不是有什么含義?據說你們蒙古人取名都蘊含深意,想必你的也不差。”
此言一出,顧明臉上的笑意驟然僵住。
旁邊的兩位蒙古人亦將目光投向李武。
原本融洽的氛圍似乎因這句話而破裂。
然而下一秒,顧明又展顏一笑,只是笑容里多了一絲苦澀。
“買來的奴隸。”
顧明接著解釋:“過去我是蒙古貴族的奴隸,后來皇帝帶兵來了,我殺了主人,轉而投效朝廷。”
額。
張武忽然感到一陣尷尬。
這名字背后的含義實在不妥。
李武撓撓頭,顧明反倒寬慰道:“無妨。”
李武坦然接受,稍作思考后補了一句:“說到名字,我覺得你的漢名起得非常不錯……”
話未說完,一名年輕軍士走近,友好的一拳捶在顧明胸口,挑眉說道:“你這木訥的家伙,怎么什么都跟別人講,你們熟悉嗎?”
“剛認識。”
顧明憨厚一笑,隨即醒悟,“我可以介紹一下……”
年輕軍士揮手阻止了顧明的介紹,轉身看向李武與張武,眼中帶著幾分傲慢,審視之意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