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黎聽蕭珣這么說,也明白了幾分:“嗯……生辰綱的錢太多了,難保劫后那些海盜不見財起意。”
“這正是我最擔心的。”蕭珣緩緩吐出一口氣,盯著案上的北地調度圖,“所以不能全指望他們。”
張之黎挑了挑眉:“可就算你信得過自己的人,那批禮也不是一車一馬那么簡單。”
他從袖中摸出一張蠟紙描圖,鋪于案上:“張令憲這批禮,按押三路,分藏于二十四艘漕船與十二架驛車中。江路七驛、水路換船四次,每段換護軍,調令交叉。屬下的人評估過——幾乎是把一塊金子切成四份,用八只鎖箱鎖起來,再扔進不同的井。”
“難度這么大,估計也會很危險吧。”張之黎嘆了口氣,“有必要冒險嗎?雖說這筆生辰綱的錢很多,但如果損失太多的人也不可行。”
“當然不僅僅是為了錢。”蕭珣聳了聳肩膀,“更重要的是削弱齊逆對張令憲的信任,這樣才能有機會當監軍啊。”
“你能改變張令憲的生辰綱的行走路線嗎?”張之黎建議道,“如果到了我熟悉的地方,甚至不用通過海老大,我自己就能帶人搞定。”
“本來生辰綱就分三路走,海路一條,陸路兩條。”蕭珣思考了一會兒,“我能調配隨糧線的哨探與站點,并在某幾段路線上,有足夠的裁量權。”
“你打算在運糧途中做手腳?”
“不是整批,是分段。”蕭珣屈指敲了敲案上的地圖,“張令憲的生辰綱分三路運送,有一路走漕北段,正與我糧道重疊。我要調糧的理由很簡單——前線催糧急。”
他頓了頓,指向“沙頭渡”與“潯城驛”之間:“這段水陸交界,地勢復雜,又有一個廢棄驛站。若我以‘軍需滯后’為由調糧車繞行,再臨時封港一日……只要生辰綱那批船剛好在這里與我們重疊——就有機會‘走失’。”
張之黎眼神一凝,低聲:“你要他們,自己‘走’上這條路。”
“對,”蕭珣點頭,“只有他們自己被迫選擇如此,我們方才不露破綻。”
“可你又不能直接接觸他們。”張之黎提醒道,“那批生辰綱由張令憲親信押送,若不是他自己人的話,連搭訕的由頭都沒有,反而會打草驚蛇。”
“‘打草驚蛇’?不不不,運送的人知道這身上的干系,他們自己就是驚弓之鳥了。”蕭珣掏出了錦囊,“黎叔,你馬上出發,按照我錦囊里面的計劃行事,王耀威會在錦衣衛那邊配合你的。”
“好,事不宜遲,我這就走。”
夜色沉沉,北地細雨如線,沙頭渡口的驛站門前掛著封條,一紙調令已封港三日。
張之黎倚著窗沿,眼看右典——這是太子答應幫我的忙,順帶抄送北地鎮防軍一份。”
呂世功一愣:“你這是——主動承認損失?”
“不是承認。”蕭珣淡淡,“是讓他們知道我們什么都沒掩蓋。只有你承認了些‘可控的失誤’,他們才不會繼續往深處查。”
呂世功點了點頭,“我明白了,馬上去做。”
蕭珣看著他離開的背影,想象著張令憲得知生辰綱全部失蹤后的消息,會多么地暴跳如雷!
他平復了一下心情,又盤算著王耀威的事情,不知道在夏國的動作還順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