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您覺得這滿朝文武,誰人能夠堪當大任,前往日本打探虛實?”
在圓滿解決了”后顧之憂”之后,頗有些心滿意足的朱元璋斜靠在身后的座位之上,嘴角含笑的朝著眼前的曹爽詢問道。
按理來說,曹爽作為挑起這場”鬧劇的始作俑者,理應是出使日本,替大明打探虛實的最佳人選,但日本終究距離大明本土千里之遙,且眼下正值酷暑,海上風浪詭譎多變,朱元璋可舍不得讓曹爽”以身犯險”。
除此之外,大明在前些年先后兩次拒絕了日本實際掌權者,現任幕府將軍足利義滿請求與大明通商的請求,使得兩國之間的關系頗為緊張。
而且根據前些時日的”日本使臣”稟報,在足利義滿的主導下,日本國內持續了數十年之久的”南北對峙”局面已是得到徹底解決,足利義滿的權勢達到頂峰。
此等情況之下,那足利義滿恐怕會更加狂妄自大,不將他們大明放在眼中,繼而威脅到”大明使臣”的人身安全。
畢竟在大明剛剛建立的時候,彼時正處于南北對峙的日本倭國便敢冒著天下之大不韙,囚禁弒殺他們大明的使臣。
”老爺子,這您可把我問住了。”迎著朱元璋真摯的眼神,曹爽滿臉無奈的搖了搖頭。
距離他”桃代李僵”,靈魂跨越時間長河,穿越至這洪武朝,滿打滿算才剛剛過去多長時間?
以他當時”階下囚”的身份,能夠結識燕王朱棣,以及眼前的翰林學士”劉三吾”已是巧合中的巧合,哪里有機會去認識洪武朝的其余文武百官。
”唔,倒是咱為難先生了。”
眼見得曹爽欲言又止,深諳人心的朱元璋瞬間意識到了原因所在,轉而后知后覺的頷首道,心中隨即涌現了新的念頭。
看來他要找機會,盡快讓眼前的曹爽”出仕”,如此才能夠更好的讓曹爽發揮胸中才學,幫助大明再創輝煌。
”行了,時間不早了。”
”咱這便要趕回宮中覲見陛下了。”
”剛剛先生的言論,咱必然會一字不差的轉述給陛下。”簡單的寒暄了幾句之后,朱元璋便適時提出了告辭,并且毫不猶豫的朝著外間而去。
事不宜遲,他要盡快擬定使臣人選,前往倭國探明其內部虛實,從而爭取大明能夠在來年開春之后遠征日本。
”好嘞,我送您出府。”聞言,曹爽便是主動自座位上起身,并和管家模樣的樸仁猛一左一右,將朱元璋攙扶而起,朝著書房門口而去。
盡管迄今為止尚未能夠當面見到那位憑借一己之力,驅逐韃虜,恢復漢人山河的洪武大帝,但曹爽卻知曉,自己的存在必然早已被其知曉。
畢竟無論是三天兩頭往自己這里跑的翰林學士劉三吾,亦或者親自上門求見的燕王朱棣,均是這洪武朝的煊赫人物,其一舉一動必然瞞不過手眼通天的錦衣衛,繼而報予洪武大帝朱元璋所知曉。
一想到自己未來有可能見到親手締造了大明帝國的洪武皇帝,曹爽內心便是激動不已,呼吸也是隨之激動起來。
吱呀。
未等眾人近前,緊閉多時的木門便被先一步推開,神情似是有些恍然的老劉風風火火的闖了進來,朝著面露不滿之色的曹爽稟報道:”公子,有貴客來訪”
”放肆,沒看我家老爺,正在與曹先生議事嗎?”
盡管眼下正身處”曹府”,但作為朱元璋貼身大伴的樸仁猛仍是皺起眉頭,越庖代俎的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