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有些糊涂了,先生不若說的在直白些?”作為御極多年的一國之君,朱元璋的問題每一次都能夠直擊要害。
對于蒙古韃子”畏威而不懷德”這一點,他早已有了切身體會,畢竟那降而復叛的”朵顏三衛”,便是最好的例子。
但具體該如何”恩威并施”,讓大明能夠不費一兵一卒的將其征服,卻是他百思不得其解的難題。
”說的是,還請先生不吝賜教?!闭f話間,瞠目結舌多時的燕王朱棣也是反應了過來,黝黑的眼眸中充斥著不加掩飾的殷切之色。
他自從洪武十三年正式就藩北平以來,與那些桀驁不馴,彼此間傾軋不斷的蒙古韃子打了無數交道,自認為也有了些許經驗。
但讓他最為苦惱的便是,無論哪些蒙古部落彼此間發生過何等摩擦,當戰機來臨時,總是能夠暫時擱置恩怨,轉而爆發出如野獸般的團結,將矛頭對準大明虎賁。
為此,他在身旁幕僚的建議下,不知用了多少法子,試圖離間這些蒙古韃子之間的關系,卻始終收效平平。
就連此前曾被他成功招降的”朵顏三衛”,其實也是不愿意參與到瓦剌部和韃靼部之間的權力斗爭,繼而主動倒向他們大明的。
”老爺子博學鴻儒,熟讀詩書,應該知曉歷朝歷代是如何安撫藏區土司首領的吧?”迎著朱元璋和朱棣這對父子的注視,曹爽清冷的聲音重新于幽靜的書房中響起,并將眾人的思緒轉移至距離南京城足有數千里之遙的”烏斯藏”地區。
所謂”烏斯藏”便是后世的西藏地區,在歷史上曾誕生過雄極一時的”吐蕃王朝”,并于百余年前,在蒙元鐵騎的馳騁下,正式納入中央政府的直接關系范圍。
唐朝時期,因為”公主和親”的原因,中原王朝和西藏政權之間的聯系頻率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峰,并自然而然導致了兩地百姓彼此來往通商。
為了能夠加強與吐蕃之間的關系,并間接遏制突厥,吐谷渾等西北民族,李唐統治者專門制定了一種以茶葉等物,換取少數民族馬匹的貿易制度,史稱為”茶馬互市”。
盡管起源于唐朝時期,但”茶馬互市”卻興盛于宋朝,并且完善了一些列規章制度,繼而成為宋王朝維護西南邊陲穩定的重要方式,具備重要的戰略意義。
究其原因,便是因為西藏地區因為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導致當地百姓和貴族對于可以解毒祛病,緩解油膩的”茶葉”十分依賴。
故此,掌握了茶葉的供給,宋王朝便相當于間接扼住了西南藏族的咽喉,繼而達到了不費一兵一卒,便保證了地方邊陲穩定的效果。
蒙元統治者入關之后,因為不缺乏戰馬,且對邊陲地區的重視程度有所下降,這”茶馬互市”便是自然而然的退出了歷史舞臺。
大明建國之后,朱元璋雖是為了安撫西北的少數民族,著手命令有司官員恢復”茶馬互市”,但規模程度遠遠無法與前宋時期相比,且貿易對象和貿易地點均是做出了嚴格限制。
”先生是想通過互市的政策,控制這些桀驁不馴的蒙古韃子?”只幾個呼吸的功夫,燕王朱棣便是搶先一步意識到了關鍵所在,并眼神熾熱的驚呼道。
蒙元統治者當政時期,無數茶葉絲綢被源源不斷的運抵塞外草原,導致哪怕是因為”爭權”失敗,被迫留在草原上的蒙古韃子也體會到了茶葉的妙用,以及絲綢的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