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統(tǒng)治者當政時期,無數(shù)茶葉絲綢被源源不斷的運抵塞外草原,導致哪怕是因為”爭權”失敗,被迫留在草原上的蒙古韃子也體會到了茶葉的妙用,以及絲綢的精美。
但隨著前些年北元皇室潰逃,退出了在中原地區(qū)的統(tǒng)治,這些曾經不限量向草原供應的茶葉和絲綢也隨之成為了”搶手貨”,唯有身份最為煊赫的首領方才有資格享用。
他在北平坐鎮(zhèn)的這些年,也曾設想通過”貿易”的方式,拉攏在蒙古內部斗爭中處于下風的部落,但礙于事關重大,朱元璋”北伐”意愿強烈,只能黯然作罷。
”殿下英明,”聞言,曹爽輕輕頷首,眼眸中轉而涌現(xiàn)出一抹若有若無的緊張之色。
老實說,他給出的法子算不得高明,甚至有些”老套”,畢竟早在兩漢時期,彼時的統(tǒng)治者便曾通過”互市”的方式,控制蠢蠢欲動的邊陲土司,達到殺人于無形的效果。
這一點,與后世的”經濟封鎖”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在原本的歷史上,大明直至建國兩百余年之后,方才借著蒙古”內訌”的當口,招降彼時實力最為強橫的俺答汗,并以”通貢互市”的方式結束了與蒙古之間的敵對關系。
可是當這個時間節(jié)點提前兩百年,眼前的洪武重臣”劉三吾”,以及其背后的洪武皇帝朱元璋能否接受此等方式,曹爽心中實在沒有足夠的把握。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先生該如何保證,這些蒙古部落能夠一直臣服于我大明,而不是通過互市的方式,壯大己身。”這一次,朱元璋考慮了許久,方才在朱棣有些驚喜的眼神中打破了書房中的沉默。
他能夠敏銳的感覺到,自己的父皇似乎有些心動了,最起碼不像之前那樣,對”通貢互市”嗤之以鼻,執(zhí)意要以武力的方式解決北元余孽。
”很簡單,扶弱抑強。”
”如今我大明國力正值巔峰,只是礙于草原廣袤無垠,方才難以對蒙古韃子進行犁庭掃穴。”
”與其窮兵黷武,勞民傷財,倒不如讓那些蒙古韃子持續(xù)陷入內訌。”曹爽同樣感受到眼前老臣猶豫不決的情緒,故而趕忙趁熱打鐵的分析道。
大明若是選擇正式與蒙古人之間展開”茶馬互市”,并將貿易規(guī)模恢復至前宋時期的水平,首先選擇拉攏的對象必然是相對弱小的部落。
無論何時何地,扶弱抑強的手段都不會出錯。
”先生剛剛說的,為蒙古人劃定疆域,便是建立在這茶馬互市的基礎上?”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之后,朱元璋猛然調換話題,臉上的猶豫之色愈發(fā)明顯。
他還是無法將這兩件事聯(lián)系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