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居一隅的南宋朝廷在亡國之際,尚能擁有兩百萬兩的關稅,為何我大明每年收取的商稅卻是不足十萬兩?”
”老爺子,您說,這丟掉的銀子,都去哪了呢?”
即便已然回到了乾清宮暖閣,但曹爽的聲音依舊如驚雷般,在朱元璋的耳畔旁悠悠回蕩,并且揮之不去。
一直以來,他都知曉大明的稅率遠低于前朝,也知曉商稅收入占比不高,但因為商稅的收取方式一直都是個難題,甚至可以被稱之為吃力不討好,而他又下令”禁?!?,導致大明難以像前宋那樣,大規模的收取關稅,所以他才一直沒有對商稅予以太大的重視。
不過他怎么都沒有料到,南宋朝廷僅”關稅”一項便能夠獲得如此夸張的稅收。
假若大明每年也能夠靠著”關稅”獲取超過兩百萬兩白銀之上的收入,他又何必”閉關鎖國”,以防東南沿海地區的豪紳們”養寇自重”。
收稅,必須收稅!
”老四,你說咱該怎么辦?”
仰頭將眼前香茗一飲而盡之后,朱元璋不顧仍有些干澀的喉嚨,滿臉興奮的朝著同樣心情激動的燕王朱棣詢問道。
自從曹爽出現之后,他就好像坐井觀天的愚昧老農,一次又一次的被刷新認知。
”啟稟父皇,兒臣以為父皇應該即刻自朝中挑選能臣干吏,以前宋的規章制度為基礎,重新整合制定一套稅收制度?!?/p>
”我大明,絕不能將賦稅的擔子,盡數加到百姓的肩上。”
短暫的沉默過后,朱棣中氣十足的聲音便是在暖閣中響起,眉眼間充斥著堅毅之色。
若是他不知曉大明的商稅存在著致命的漏洞倒也罷了,但如今他已是獲悉大明商稅的弊端,焉能無動于衷?
”廢話,咱還能不知曉選拔能臣干吏?”
”咱說的是朝中那些人”
聞言,朱元璋便是不滿的笑罵道,渾濁的眸子中轉而涌現了一抹狠辣之色。
前些年,他倒是也曾試圖整頓商稅,但考慮到彼時國本還不算穩固,仍需要與地方上的富紳豪商們彼此扶持,兼之朝中”浙東派”的官員們拼死反對,便將此事漸漸擱置,而后不了了之。
現如今,朝中那些頑固派死的死,老的老,應該不會有人不識抬舉了。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p>
”父皇乃是我大明的君主,誰敢不服?!”
興許是沒有料到在自己心目中殺伐果斷的朱元璋居然也會有如此瞻前顧后的一面,暖閣中的燕王朱棣竟是呆滯了多個呼吸,方才反應過來,并且殺氣騰騰的呼喝道。
百無一用是書生!
此等狂妄之語雖是有些偏頗,但在朱棣看來,就憑朝中那些無權無勢的浙東清貴,除了動動嘴皮子,發動一下輿論的力量,還能有什么本事?
縱然被他們不痛不癢的罵上幾句,又能如何?
說實話,他還真想試試,看看究竟是這些清貴士子手中的筆更硬,還是他手中的刀更鋒利。
”胡鬧?!?/p>
”咱又不是打家劫舍的強盜,動不動就要人的命?!?/p>
輕輕訓斥了一句之后,朱元璋便是苦笑著搖頭,眼眸中滿是懷念。
治大國如烹小鮮。
倘若是他剛剛繼位的那幾年,碰上這種情況,他必然會毫不猶豫的強行下令推行,誰要是有不同意見,直接去地獄跟閻王爺告狀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