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是他剛剛繼位的那幾年,碰上這種情況,他必然會毫不猶豫的強行下令推行,誰要是有不同意見,直接去地獄跟閻王爺告狀去吧。
但如今他已是御極二十余年,朝廷的規章制度日漸完善,一切都在步入正軌,自是不能如此隨便。
有些事,哪怕是心知肚明,但也要給出一個”體面”的理由。
”那便由父皇乾綱獨斷吧?!?/p>
聽聞朱元璋不打算采用”暴力”手段解決此事,燕王朱棣就好似泄了氣的皮球一般,悻悻的點了點頭之后,便坐回到了之前的位置上。
他自幼便不通文墨,酷愛兵法軍事,長大成年之后又長期在北平坐鎮,對于這種”勾心斗角”,政治斗志一向敬而遠之。
”解鈴還須系鈴人?!?/p>
”既然這事是由曹先生提出來的,便由曹先生予以解決吧。”思考少許,朱元璋便是以不容拒絕的口吻呼喝道。
說實話,他也沒有真的指望眼前這個被自己長期”放養”的老四能夠擁有多么出色的政治嗅覺,給出多么恰當的解決方式,他只是借機考究一番。
畢竟大明的儲君之位,可還空著吶。
”父皇英明?!?/p>
匆匆敷衍了一句之后,自認為事情已經解決的燕王朱棣便從座位上起身,準備轉身告退,卻不曾想朱元璋接踵而至的一句話,讓他猛然楞在原地:”這事你跟曹先生一塊去辦。”
”爭取趕在李景隆從日本倭國回來之前,便將事情辦妥?!?/p>
啥玩意?
就他這腦子,去參與制定商稅制度?
”父皇,兒臣”近乎于下意識的,燕王朱棣便準備推辭,臉上寫滿了愕然之色。
術業有專攻。
讓他領兵打仗行,讓他負責和蒙古人”茶馬互市”也行,但讓他參與制定商稅制度,這不是在開玩笑嗎?
自己父皇的舉措,有些任人唯親了。
”少啰嗦,回去收拾行李,盡管跟曹先生一起動身,趕赴浙東杭州府?!?/p>
望著滿臉狐疑之色的朱棣,朱元璋眼眸中頓時流露出了一抹笑意,但表面上卻是不動聲色,看的從旁伺候的老太監樸仁猛竊笑不止。
”杭州府?”
”去杭州干甚?”本就有些自我懷疑的朱棣聽得此話,更加摸不到頭腦。
好端端的,他去杭州府干什么?他前段時間才把自己的結發妻子從北平接到南京,這才幾天的功夫,又要夫妻分隔兩地了?
”你說作甚。”
”不找到當地富紳豪商偷稅漏稅,甚至官商勾結的證據,咱如何能夠順勢引出整頓商稅之事!”說到最后,朱元璋的語氣已是有些不耐煩。
自己的這幾個嫡子,除了老大朱標還算靠譜之外,余下的幾個人,一個比一個不靠譜,也不知道隨了誰。
”原來如此”
經過朱元璋”苦口婆心”的解釋之后,后知后覺的朱棣總算是知曉了自己的新差事,目光也不由自主的望向窗外。
杭州府,好地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