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已經子時了。”
”您該歇著了。”
隨著刺耳的摩擦聲響起,因為潮濕導致有些腐朽的木門被輕輕推開,一名穿著打扮好似管家模樣的老人微微躬身,滿臉關切的朝著此時端坐在案牘后的中年人低語道。
”知道了福伯。”
”你先去睡吧。”
聞言,這瞧上去不過四十余歲,但雙眼卻布滿血絲的中年人便是頭也不抬的應付道,手中還在不斷翻閱著書籍信件。
借著案牘上有些昏暗的燈光,倒是隱隱能夠瞧見,這些信紙上充斥著”紡織”,”工錢”,”桑布”等字眼,在結合這中年人身上所穿的緋色官袍及胸口所刺的補子,其身份便是呼之欲出。
今年春天因政績斐然,由吏部推舉,空降至浙江杭州的知府虞謙。
”老爺,這公文明日再看也來得及。”
”您也別太拼了。”
望著眼前就任杭州府不過半年,但卻肉眼可見的蒼老了許多的虞謙,被其稱之為”福伯”的老管家滿臉惆悵,聲音很是沙啞。
”我知道了福伯,朝廷秋糧押解在即,我需要盡快核查府庫的虛實。”
趁著翻閱另一封公文的當口,已然在書房中枯坐多時的杭州知府虞謙便隨口搪塞道。
如今已經是八月底了,再等一段時間,各地的秋糧便要陸續押解進京,而他治下的杭州府作為大明的賦稅重地,涉及到的事務更是繁瑣沉重。
畢竟這杭州府不同于其他”江南重鎮”,境內半數以上的土地均是被民間百姓用以種植桑樹,在繳納賦稅的時候,杭州府的百姓們也會以種植的蠶絲或者桑布代替錢糧。
而他不僅要負責核實這些蠶絲和桑布的數目,還要與杭州城中的富紳豪商們”斗智斗勇”,盡量控制這些蠶絲和桑布的價格,繼而保障杭州百姓的民生。
畢竟這蠶絲和桑布的價格稍有動蕩,便會惹得民間百姓們惶恐不已,乃至于過去一年的辛苦,蕩然無存。
”哎,老爺,您又何必這般為難自己”
舔了舔有些干澀的嘴唇,已是壓抑了許久的管家福伯終是忍不住朝著眼前被他視為子侄的虞謙猶豫道:”這杭州府積弊重重,不是您一個人的努力,便能夠扭轉的”
”放眼前幾任的杭州知府,哪個不是”
”福伯!”未等老管家福伯將話說完,其耳畔旁便是響起了一道有些嚴肅的呵斥聲,讓他枯瘦的老臉上重新擠滿了惆悵之色:”我跟那些人不一樣。”
沒有在意欲言又止的老管家,杭州知府虞謙揉了揉有早已發酸,乃至于隱隱作痛的雙眸,像是泄了氣的皮球,癱坐在身后的座位上。
就在半年前,他還是意氣風發的”官場新貴”,在無數袍澤羨慕有加的眼神中,由原本的刑部司郎中,一躍成為未來仕途一片光明的杭州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