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信息傳播的速度極慢,地震過后的十來日,關于地震的些許信息才陸陸續續地傳出。據說地震的中心是在應縣,那邊的地震可比草原上的地震厲害多了。
“地突然裂開了個口子,一只通身火紅冒火的怪獸從地底冒了出來。嗷嗚一口就把一家五口全吃了。”挑揀羊毛的婦女繪聲繪色的描述著,活似她親眼目睹了現場。可是她明明一輩子都沒離開過部落,連懷朔鎮都沒去過。
“應縣,那不是在平城嗎?”翹著二郎腿曬太陽的男人發出疑問,“那可是舊都,哪個怪獸敢跑那兒去。”
“你都說是舊都了,可汗走了,龍氣沒了,鎮壓不住了唄。”另一個大字不識一個的老牧民竟然將地震和遷都之事聯系起來了——大魏遷都洛陽,平城被舍棄,沒了龍氣的鎮壓,平城底下的怪獸就冒出來吃了人!聽起來竟然邏輯自洽,有幾分道理。
“唉”男人放下二郎腿,兩手扶著膝蓋,嘆氣,“可汗糊涂啊。”
看來草原上的大家對皇帝的態度都如同阿史那虎頭一般,不怎么敬重嘛!
一邊忙著手里的活計,一邊豎著耳朵偷聽族人們八卦的賀蘭定如此想著。
“吉爾嬤嬤,那個怪獸很大嗎?一口吃五個人?”部落里的小童們今日也不滿地撒歡亂跑了,他們聚在一處,將挑揀羊毛的婦女團團圍住,催促著她將那些恐怖離奇的故事。
“可大了。”吉爾嬤嬤丟下手里的羊毛,兩手比了個大圓,形容道,“那怪獸有山一樣高,就比大青山矮一點點。”大青山是陰山的一部分,所有草原人心中的圣山,什么怪獸都不高過陰山的。
“那么高!別把天捅破了。”小童們倒吸一口氣,眼睛瞪得圓咕嚕溜的,幾個小家伙情不自禁擠成一團,又害怕又忍不住還想聽。
“就那么高!”吉爾嬤嬤無比肯定,言之鑿鑿,“有一座山擋著那怪獸的路,他就把那山一拔一丟”
“就像你們撿牛糞一樣。”吉爾嬤嬤來了個生動形象的比喻,“那怪獸挪走一座山,就像咱們撿牛糞一樣輕松。”
其實吉爾嬤嬤的故事一點也不夸張。據賀蘭定打聽來的消息,應縣作為地震的中心的確受災嚴重,山峰化作平地,河流陷成凹谷,屋舍倒塌,良田傾覆。
一夜之前,應縣的老百姓在睡夢中失去了一切,家人、家園,什么都沒有了。
那些在災難中死去的人們說不定還是幸運的,他們的生命永遠停留在了那個冬日過去豐收即將到來的美好夢境之中。
而那些幸運活下來的人們將會繼續他們不幸的一生。失去家園和田地的他們成為了流民,如蒲公英一般隨風飄蕩在天地之間,尋找下一個落腳點。
當然,蒲公英是不會翻過陰山來蒼茫草原落腳的,這里既沒有和煦的天氣,也沒有充沛的水源,便是失家的蒲公英也不會來的。
“阿兄,你這是在做什么?”聽完故事的阿昭和阿暄來到賀蘭定身旁,托著下巴好奇地看著賀蘭定手里搗鼓的東西。
“是什么好吃的嗎?”阿暄渴望地吧砸兩下嘴巴。
“呆瓜,怎么可能是吃的。”阿昭拍拍阿暄的后腦勺,讓仔細看,“阿兄搗的是芨芨草。你是羊嗎?吃芨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