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中央,擺放著從上古遺跡中得來的古樸丹爐,四周的書架上,則堆滿了各種醫道典籍的孤本和拓本。
周翊聰盤膝而坐,面前懸浮著幾樣東西。
左邊,是【上古丹方殘卷】,上面閃爍著微光,一個個古老的篆字若隱若現。
右邊,是【藥王孫思邈的藥理心得】,化作一道青色的光團,其中蘊含著孫思邈對于萬千藥材配伍的精深理解。
中間,則是他剛剛獲得的【岐伯的藥材培育手冊】,散發著厚重的、充滿生命氣息的土黃色光暈。
他的任務,就是要從這三樣神物中,為小石頭,創造出一個“奇跡”。
他首先沉下心神,進入【上古丹方殘卷】。殘卷中,記載的大多是針對修行者的丹方,什么“筑基丹”、“聚氣散”,對凡人來說藥力太過霸道。他耐心地翻找著,終于,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發現了一張名為“續脈造化丹”的丹方。
這張丹方,并非用于提升修為,而是用于修復“先天道體”的損傷。按照丹方記載,一些修行者在轉世重修時,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導致“道基”受損,此丹,便能固本培元,重新激發其生命本源的潛力。
“修復先天道體損傷……激發生命本源潛力……”
周翊聰的眼睛亮了。這不正是他為小石頭設想的治療思路嗎?小石頭的“基因缺陷”,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一種最嚴重的“先天道體損傷”。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這“續脈造化丹”的用藥,極其苛刻。主藥,需要一株千年份的“龍血參”,輔藥,也盡是“九葉靈芝”、“地心火蓮”之類只存在于傳說中的天材地寶。在如今這個天地靈氣枯竭的時代,去哪里找這些東西?
這時,【藥王孫思邈的藥理心得】發揮了作用。
周翊聰心念一動,將“續脈造化丹”的丹方,投入到那團青光之中。
孫思邈的藥理心得,如同一臺超級計算機,開始對丹方進行解析、推演。
“主藥‘龍血參’,其性大熱大補,核心在于其蘊含的一絲‘真龍之氣’,能強行補足先天本源之火……”
“可用‘百年野山參’替代,取其補氣之功。再以‘鹿茸’之精血,模擬其‘血肉有情’之效。配以‘紫河車’,取其‘先天之精’……”
“輔藥‘九葉靈芝’,核心在于其‘九轉歸元’之性,能調和諸藥,護持心脈……”
“可用‘茯神’、‘酸棗仁’安其心神,以‘黃芪’、‘當歸’補其氣血,再以‘龜甲’、‘鱉甲’滋其陰液,以達到類似的效果……”
一個個替代方案,一個個配伍思路,在周翊聰的腦海中流淌。這已經不是簡單的1比1替換,而是一種基于深刻藥理理解的“君臣佐使”的重新配伍,是一種再創造。
即便如此,對藥材品質的要求,依然極高。比如那“百年野山參”,市面上根本見不到。
這時,【岐伯的藥材培育手冊】派上了用場。
周翊聰將改良后的丹方所需藥材,一一與手冊中的知識進行比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