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眼坐在鐵門前的松松,飼養員擦了一把額頭的汗,為難地道:“慶祥和暖暖的事兒可能要黃……”
給程穗拿來這兩天的觀察日志,飼養員的眉頭恨不得擰成麻花。
程交給程穗,同時還有的是一張三天后的火車票。
去年熊貓保護基地成果斐然。
不僅科研部門在研究大熊貓行為和生理的過程中,成功發表了三篇學術論文,九只熊貓崽崽的誕生,收編了四只崽崽的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
這次會議,針對的是國家現有的珍稀動物,長達半個月的會議會涉及到國內大大小數十種動物的保護計劃。
大熊貓保護基地建成也有一年多了,許多雙眼睛都盯著他們呢,關于大熊貓將來的保護和建議更是這次會議的重中之重。
王新軍:“我記得你不是一直在研究野放基地的籌備嗎?這次正好把計劃書帶去,看看能不能再申請到一筆經費。”
程穗驚訝地睜大了眼,“現在?我,我那計劃書就剛開了個頭啊。”
程穗當然能想著早點建起野放基地,讓保護繁育和野化放養的進程能夠同時進行。本以為這樣的提議,可能要過個幾年才有機會提起,沒想到王新軍能這么快地幫她安排。
“那就趁著這兩天趕緊弄好吧,”王新軍給她倒了一杯茶,溫聲鼓勵她道,“上面對你的表現很滿意,我前幾天就是隨口提了一句,說是你希望能夠再建一座基地專門用來野化訓練,好幾個領導都迫不及待想看你的具體計劃了。”
當初程穗擔任熊貓保護基地的主管,外界是有很多反對聲音的,畢竟她年輕又缺乏管理經驗,讓她管理偌大的一個基地難免不放心。
可經過這一年來的培育成果,還有上次在南省接回皎皎,幫助南省北部發展經濟的事,那些懷疑的聲音紛紛倒戈變成了支持她的口號。
尤其是西南的幾個省市,對她的支持尤為壯大。
抿了一口杯子里的茶,王新軍繼續道:“聽說還有個好消息已經在路上了,估摸著等咱們到京市的時候,應該就能定下來了。”
“還有一個好消息?”
程穗仔細想了想,隨后眼里更是一陣欣喜:一定是不列國那邊的基因技術有消息了!
這是程穗第一次來到九十年代的京市。
和她生活的那個年代不同,九十年代的京市似乎更“紅”一些,隨處可見蓬勃向上又充滿朝氣的生命力。
聽說羅奕陽就在這兒上大學,等到開會結束后,正好可以跟他見一面吃個飯什么的。
會議每天九點開始,下午四點結束,這樣隆重的會議程穗之前從來沒有參加過,擔心會出什么錯,全程都跟在王新軍旁邊不敢離開。
不過大家似乎都認識她,好多陌生的面孔都會跟她打招呼,并且能準確地叫出她的名字。
程穗禮貌地回應著他們的問好,瞧著他們的穿著和談吐,只覺得他們應該是有身份的人,后來王新軍一說,程穗才知道跟自己打招呼的人確實不是一般人。
這個是副部,那個是廳長,全是她平時連面都見不到的身份。
“他們真的好隨和啊。”第五天開完會后,程穗小聲地對王新軍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