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廠里面采購了一大批相關設備,燒結爐、拉漿機、卷繞機、注液機,我們都有。”
“現在就按照你的想法,把鋰電池生產線給搞出來。”
實驗室那邊因為陸光做實驗的時候意外爆炸起火,許多設備已經損毀。
現在只能直接在量產生產線上去進行嘗試。
好處是一旦試驗成本,立馬就可以大規模的開始量產。
壞處則是試驗的成本有點高。
要是連續幾次都不成功,絕對要浪費許多原材料。
一塊筆記本電腦的鋰電池都頂得上華夏工人一年的工資。
這事情放在后世,大家絕對是沒有辦法理解的。
偏偏在1995年的時候,這就是事實。
可想而知鋰電池生產線開動起來,成本會有多高。
“行,不過這段時間就要辛苦你了。”
“不把鋰電池生產線搞出來,我就不打算離開車間!”
雖然之前陸光采購了一批相關設備回來,但肯定不能滿足陸燃的設計要求。
許多設備都需要做一些特殊的改造,還有一部分設備需要再采購。
就算是陸燃腦中有著完整又清晰的各種思路,也需要耗費不少的時間。
“陸總,這你就不懂了吧?”
“在學校的時候,我為了確認一個實驗參數,連續一個星期都住在了實驗室里頭。”
“其中有三天三夜,幾乎都是沒有閉眼。”
“對我來說,研究鋰電池,就是最有吸引力的事情。”
林國棟說這話的時候,那傲嬌的樣子,讓陸燃一點都不懷疑他說的真實性。
這是一個極端技術狂人啊。
不過自己現在還真是需要幾個這樣子的助手來幫助實現腦中的各種想法。
一塊電池頂一年工資,這里面蘊含的利潤可就大了天了。
搞定了鋰電池,自己的宏圖大業都可以慢慢去落實。
到時候就看自己如何用鋰電池去顛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