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后世大家耳熟能詳的寧德時代,人家從三元鋰電池切換為磷酸鐵鋰電池,單次切換的損失就高達50萬元以上。
這還跟產線的規模有關系,產量比較大的產線切換損失可以達到一百多萬元。
“涂布和烘干,可是有得等了。”
“設備運營的各種參數都要記錄清楚,以便后續試驗結果的重現。”
雖然不需要陸燃提醒,林國棟都會這么去做。
搞科研的都知道,沒有辦法重復的試驗,是最讓人崩潰的。
在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當中,這會讓結果變得沒有任何的意義。
“我們所有的設備參數都按照試生產前設定的進行展開。”
“中間的所有數據變化,我們都會進行詳細的記錄。”
眼看著漿料被不斷的涂布在極片上,林國棟越來越期待18650鋰電池下線的時刻。
鋰電池的生產,絕對可以用關關難過來形容。
要是關關都能過,珠江電池廠就算是一飛沖天了。
陸燃知道結果沒有那么快出來,剛又休息了一陣,干脆騰出時間開始準備專利申請資料。
專利的申請有利有弊,伴隨著專利的申請,一些信息肯定會被披露出去。
到時候索尼這些競爭對手,很快就能有針對性的改進它們的鋰電池工藝。
但是不申請也是不合適的。
先把資料準備好,通過自己郵寄給自己的方式留檔,將來出現爭執的時候,至少在華夏市場不需要擔心被坑。
除此之外,陸燃也還需要準備一篇大學畢業的論文。
要不然他讀了三年半,畢業證拿不到,那就太可惜了。
好在已經是大四下學期,要不然還真是麻煩。
五天過后,伴隨著老化測試和性能檢測的結束,珠江電池廠第一批18650鈷酸鋰電池正式下線了。
這也是華夏第一批18650鋰電池,陸燃專門安排人拍攝了簡單的視頻記錄這一個特殊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