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怪不得這位被稱為“病虎”的黑衣僧人,一手策劃了朱棣與朱允炆叔侄之間的皇位更迭。
今日一見,這模樣倒真有些名副其實。
首先,他的身形極為高大,骨架比常人魁梧許多;其次,他瘦得幾乎皮包骨頭,比骨瘦如柴好不了多少。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相貌。
那張瘦削冷峻的老臉上,眼眶竟呈三角形狀,眼神中沒有半點慈悲,反而充滿了兇狠與凌厲。
這樣的人,不叫“病虎”,還能叫什么?
不過,又一個歷史名人出現在眼前,這下子,事情可有趣多了!
嘖嘖,好一個道衍!
黑衣僧人姚廣孝!
(本章完)
------------
看著對面的道衍滿臉兇相,再低頭看看手中資料上清清楚楚寫著的“姚廣孝”三字,胡惟庸忽然覺得事情變得有意思了起來。
他第一次意識到,原本的歷史竟在自己眼前悄然發生了轉折。
胡惟庸前世并非歷史專業人士,對明史的了解,大多來自于影視劇。
因此,除非是耳熟能詳的重要人物,否則即便歷史已因他而改變,他也未必知曉。
但“病虎”道衍和尚、黑衣僧人姚廣孝的名號,胡惟庸怎會沒聽過?
可以說,朱棣最終成為大明永樂帝,至少一半的功勞要歸功于姚廣孝,也就是眼前這位僧人。
正是他在朱棣身旁不斷、蠱惑,讓朱棣不甘于只做一個藩王;
正是他從一開始就為朱棣出謀劃策,時刻為謀反做準備;
正是他像朱棣背后的影子一般,運籌帷幄、制定方略,攪動天下風云,卻從未走到臺前。
這人的行徑,甚至有些神神叨叨的味道了。
無論如何,胡惟庸至少確信一點,眼前這人確實有過人的本領。
至于這人出現后,朱棣的未來是否會偏離原本的軌跡,胡惟庸已無暇顧及。
先應付眼前,再靜觀其變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