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泡影07
制片人的活兒裴令宣沒干過,
萬事開頭難,他做足了吃閉門羹和屢屢受挫的心理建設。不過在資金已到位的情形下,剩下的難點是可以被攻克的。他那頓酒不白喝,
陸瑋琛從那群門外漢手里套到的投資數目很可觀,
如果單純用于拍電影,
那預算將非常充裕。
當然,這種可能性十分渺茫,到賬的錢要先被抽走三成,進了誰的兜不言而喻。
他不大會算賬,
專業的事最好請專人來操辦,他的主要職務與工作重心落在了面試導演和尋找劇本上,
畢竟挑挑揀揀是他的專長。
裴令宣的人脈關系涵蓋了各個圈層的導演和編劇,
要攢出一部電影本不算多難,可性價比是一門學問;大導演要話語權和分紅,前期投入高,后期回報率低,小導演水平發揮不穩定,票房難以保障。
其實這部電影的質量好與壞并不要緊,
關鍵是不能讓投資人虧錢。
陸瑋琛的原計劃是壓縮成本,
一個月拍完,管它能掙多少,
票房這東西虛虛實實,
注水已成常態,賬面上好看就行。
但裴令宣不這么想,他既然占到了一部分主導權,
就不容許自己成為斂財工具。他們是賺到錢了,他卻要承擔名聲敗壞的后果,
所以不行,他得搞出些名堂來,不就是賺錢嗎,他有自信他的眼光能變現成錢。
于是他重新安排工作行程,空出半個月的閑暇時間,什么也不干,把近三年的影展獲獎作品掃了一遍,東挑西揀后擬定出一份名單。上面的名字是他篩選出的他認為有合作潛力的新人導演。
有了初步人選,接下來是細化,也是核心主旨——他要拍一部什么樣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