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虞起身要走,卻被他叫住。
“何必麻煩。
”祁允諫提筆在紙上寫了個地址,“城西普照寺的后山有處禪房,我讓人打過招呼了。
讓他明早動身,就說去為寺里抄經(jīng),清凈得很。
”昭虞接過紙條,指尖觸到墨跡未干的紙面:“你不問為什么?”“你做的事,總有你的道理。
”祁允諫低頭繼續(xù)研墨,聲音漫不經(jīng)心,“再說,我信你不會害他。
”昭虞心里忽的生出幾分暖意。
回到家,她立刻讓人去叫阿野。
他來得飛快,進門時還吊兒郎當(dāng)?shù)目兄鴤€梨,汁水順著下巴往下滴:“姑娘,你找我?”昭虞從袖中掏出張紙條,上面是她連夜編的童謠:‘陳臨賦,偷字紙,藏在懷里當(dāng)金子;被人抓,還嘴硬,真是個沒臉的書呆子’“你帶幾個兄弟,把這童謠教給京城里的小孩,誰學(xué)得快,就給誰買糖吃。
”阿野把梨核往墻角一扔,眼睛發(fā)亮:“姑娘,這招行啊!”昭虞又遞給他一錠銀子,“再找?guī)讉€能說會道的,裝作是陳臨賦的同鄉(xiāng),去茶寮酒肆里訴苦,就說他打小就愛偷拿別人的字稿臨摹,那時以為是還小,沒想到長大了還改不了這毛病。
”阿野撓撓頭:“這不是越抹越黑嗎?”“要的就是黑。
”昭虞眼尾上挑,帶著點狡黠,“黑透了,才能紅。
”不出一日,京城就被這童謠淹了。
清晨的早市上,挑著擔(dān)子的貨郎剛吆喝兩聲,就被一群小孩圍著唱,茶寮里的說書先生剛敲醒木,底下就有孩童接腔,連國子監(jiān)的門口,都有穿長衫的學(xué)子搖頭晃腦地哼。
調(diào)子簡單,詞兒直白,想忘都忘不掉。
桑枝從外面采買回來,手里還捏著個被小孩塞的泥人,捏的竟是個鬼鬼祟祟揣著字紙的小人:“小姐,您看這連泥人都開始糟踐陳公子了。
”昭虞卻拿起泥人端詳:“捏得還挺像,我們?nèi)タ纯矗鏅谏嫌袥]有新動靜。
”果然,南大街的公告欄前已經(jīng)圍滿了人。
有人貼了張匿名的揭發(fā)信,說親眼看見陳臨賦深夜溜進書鋪,還有人畫了幅畫,把他畫成個賊眉鼠眼的小老頭,懷里揣著卷比他人還高的字稿。
“這不是胡編亂造嗎?”有個書生憤憤不平,“陳兄雖出身寒微,卻斷不至于”話沒說完就被人打斷:“你認(rèn)識他?怕不是一伙的吧?”“就是,不然怎么沒人替他說話?”議論聲嗡嗡作響,像一群被捅了的馬蜂窩。
阿野雇的那幾個“同鄉(xiāng)”混在人群里,見縫插針地嘆氣:“唉,他小時候就偷過先生的講義,那時我們都勸他,誰知”這話一出,更沒人替陳臨賦辯解了。
昭虞站在對面的綢緞莊門口,看著公告欄前越聚越多的人,對桑枝道:“去告訴阿野,讓他的人收著點,別太刻意。
”“小姐,真的沒事嗎?”桑枝看著那些不堪入目的畫,“再這么傳下去,陳公子就算洗清了冤屈,也抬不起頭了。
”“抬不起頭?”昭虞指著人群里一個搖頭晃腦唱童謠的小孩,“你看那孩子,他知道陳臨賦是誰嗎?他就是覺得調(diào)子好聽。
等咱們想讓他抬頭時,這些人照樣會夸他。
”京城里的流言,正鬧得沸反盈天。
過了幾人,阿武照常來匯報每日的情況,臨走時又道:“對了,小姐這兩日討論的人好像少了些,大家聽膩了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