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幾人,阿武照常來匯報每日的情況,臨走時又道:“對了,小姐這兩日討論的人好像少了些,大家聽膩了似的。
”“正常。
”昭虞早有預料,“再勁爆的戲文,聽多了也會煩,讓阿野來見我。
”阿野趕來時,還帶著股酒氣,想來是剛從茶寮打探消息回來。
“姑娘,您找我?”他撓撓頭,“是不是還得再加點料?我讓那幾個同鄉再編點新故事?”“不用。
”昭虞搖頭,“再編就假了。
我問你,前陣子讓你貼的那些詩集,怎么樣了?”阿野愣了愣,這才想起前幾日昭虞讓人抄了些陳臨賦寫的詩,貼在公告欄和書鋪門口。
“嗨,別提了。
”他面露難色,“除了那些學堂的先生和老秀才,沒人看。
有回我看見個挑夫,對著那詩瞅了半天,說這字歪歪扭扭的,還不如他兒子寫的尿床字好看。
”昭虞卻笑了:“挑夫不看沒關系,你說的那些學堂先生,看得仔細嗎?”“仔細!”阿野點頭,“有個白胡子老頭,還帶著紙筆抄呢,邊抄邊嘆氣,說簡直才華橫溢。
”“那就夠了。
”昭虞道,“你再讓人抄些不一樣的,別光抄詩,把他寫的策論也抄幾份,照樣貼在公告欄和書鋪門口。
不用刻意讓人看,就那么貼著,有人看最好,沒人看也無妨。
”阿野一臉不解:“姑娘,這能有用嗎?上面連署名也沒有,那些酸秀才看了,頂多嘆口氣,又不能幫著說好話。
”“誰說要他們說好話了?我要的是,讓他們知道—這個‘竊書賊’,字里是有東西的,只是現在風言風語太多,大家都沒法以正常的眼光去看待。
”阿野雖不懂,還是乖乖領命去了。
桑枝看著他的背影,忍不住問:“小姐,這到底是圖什么呀?又讓人家罵,又讓人家看詩,這不是自相矛盾嗎?”“不矛盾。
”昭虞拿起筆,在紙上寫了個“紅”字,又在旁邊畫了個黑圈,“黑是讓所有人都看見他,紅是讓該看見的人看見他的好。
那些罵他的人,記的是‘陳臨賦’這三個字;那些看詩的人,記的是這三個字背后的東西。
等這兩樣湊齊了”她沒說下去,只是筆尖在“紅”字上輕輕一點,像是落下一個印記。
接下來的幾日,京城里的流言果然漸漸淡了。
童謠還在唱,卻沒那么響亮了,《偷書記》的戲票也開始打折,看客稀稀拉拉的。
只有公告欄前,偶爾有幾個老秀才駐足,對著新貼的策論點頭贊賞。
一切都按正常的流程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