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午后的日頭正好,不燥不烈地曬在身上,祁允諫陪著剛從外地講學回來的周太傅在街上閑逛。
周太傅離京三月,回來總念著京城的新鮮景致,祁允諫便撿了些熱鬧街面走,身后跟著侍從趙全,三人慢悠悠晃著,倒有幾分閑趣。
走到南大街公告欄附近時,周太傅忽然頓了腳,瞇著眼往那邊瞧:“允諫你看,那圍的是些什么人?”祁允諫順著他的目光望過去,只見公告欄前里三層外三層擠著人,比前幾日他讓人悄悄加貼策論時熱鬧了數倍。
有穿長衫的秀才捧著袖子低聲議論,還有幾個書鋪掌柜踮著腳往前湊。
他面上不動聲色,只揚了揚下巴對趙全道:“去瞧瞧怎么回事。
”趙全應了聲是,擠開人群鉆進去,沒片刻就又擠出來,快步回稟:“回公子,太傅,是公告欄上貼了好些文章,寫得極妙,大伙兒正圍著夸呢。
”“哦?”周太傅來了興致。
他這輩子就好琢磨文章,一聽有好策論,當即捋著胡子往那邊走,“什么文章能讓這么多人圍著夸?我倒要瞧瞧。
”祁允諫慢悠悠跟在后面,眼尾瞥見人群里幾個眼熟的書生,正是前幾日總來瞧文章,還偷偷抄錄的那幾個老秀才,此刻正湊在一起,指著公告欄低聲贊嘆,時不時點頭晃腦,瞧著是真被文章吸引了。
周太傅擠到前頭,仰頭盯著公告欄上的策論看。
他從左看到右,又從右看到左,起初還只是微微點頭,看著看著,眉頭漸漸舒展開,到后來竟忍不住拍了下大腿:“好!這話說得透徹!這論據找得精準!”旁邊有人認出他,忙拱手:“原來是周太傅!您也覺得這文章好?”周太傅沒顧上應,只指著其中一篇策論問:“這是誰寫的?落款呢?”眾人面面相覷,有個秀才撓撓頭:“回太傅,這些文章貼了好幾日了,從沒署過名。
前幾日只貼了幾篇短文,這兩日才換成策論,我們也正猜是誰呢。
”“沒署名?”周太傅皺起眉,盯著策論又看了半晌,嘆了口氣,“這么好的文章,竟連個名字都不留,可惜,真是可惜了!”他轉頭看向祁允諫,眼里帶著惋惜,“允諫你看,這般才學,若是埋沒了,豈不可惜?”祁允諫適時上前,笑道:“太傅別急,既然是貼在這公告欄上,總有跡可循。
”“趙全,去查查這些麻紙是哪家紙鋪賣的,抄錄的人有沒有人見過,仔細打聽打聽。
”趙全剛要應聲,周太傅卻擺手:“不用這么麻煩。
”他指著文章里一段談實務的內容,“這里頭說的細節,不是常年留意實務的人寫不出來。
能有這等見地,又肯把文章貼在這兒讓人看的,定不是藏著掖著的性子。
允諫,你路子廣,多派幾個人問問,務必把這人找出來。
我倒要見見,是哪個后生有這等本事。
”祁允諫拱手應下:“太傅放心,學生這就去查。
”他抬眼往人群外瞥了瞥,見街角茶寮門口,有個小伙計正假裝擦桌子,實則偷瞄這邊,不用問,定是昭虞派來盯梢的。
方才趙全去打聽時,他余光瞥見那小伙計塞了個銅板給人群中的一人,低聲說了些什么,看動作像是故意想要把周太傅往那邊引,倒是安排的比他細致。
等陪著周太傅回了府,送走人后,祁允諫才讓趙全去給昭虞遞信,約她傍晚在城外的柳溪亭見面。
等陪著周太傅回了府,送走人后,祁允諫才讓趙全去給昭虞遞信,約她傍晚在城外的柳溪亭見面。
日頭擦著西山往下沉時,昭虞才慢悠悠晃到柳溪亭。
祁允諫正坐在亭里的石凳上,手里把玩著片柳葉,見她來,挑眉道:“昭姑娘倒是悠閑,我這都等了快一刻鐘了。
”“久等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