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韓信離開戰場,立刻就把情商和耐心全部丟掉,仿佛回家脫去的外套一樣。
得知了劉邦的野心,彭越賣弄才學。
果然,長輩們放養自家孩子,不是不想讓孩子拜師求學,只是沒機會。
劉盈只要一透露自己現在閑得慌,可以教導孩童們本事,那些孩童的母親大母馬上把孩子送到了自己手中。
得到了長輩同意后,他再收復這群比自己在沛縣的小弟還蠢的新小弟,就手到擒來了。
我已經把彭越下屬的兒女都收為小弟,還擔心彭越下屬不聽阿父阿兄的命令嗎?劉盈鼻子噴氣。
韓信練兵很有本事。
張良學的是廟算和奇謀的《太公兵法》,韓信的兵法則是傳承自孫武吳起。
歸納成一句話,即“唯兵強馬壯爾”。
韓信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兵卒們學會聽命令,讓兵卒們成為合格的戰爭“武器”。
兵仙就是這樣,練兵爆兵的本事都很厲害。
但兵仙的局限是,他和兵卒都只是將軍和兵卒的關系,兵卒認可他,但不會認他為主,他也沒想過去收兵卒的心。
所以劉邦能大搖大擺走進他的大帳,摸了兵符就走。
換成其他將軍,兵符其實沒什么用,將軍本身才有用。
韓信這個將軍,就和封建王朝鼎盛時期的將軍差不多了。
經過韓信的訓練,即使彭越的下屬仍舊認為自己歸屬彭越,只要上了戰場,也會聽命韓信。
韓信不在乎那些兵卒想什么,來自哪里。他只要這些兵卒能完成自己的命令。
不過就算練兵時就會變成無感情機器的韓信,也察覺到了士氣有一點點變化。
總的來說,抵抗命令的人少了,圍著自己說話的人多了。
這些人無一例外,都在拐彎抹角詢問劉盈的事。
韓信從無機制練兵機器中脫離,頓時警覺。
他召集友人們,把劉肥喚來,詢問劉盈最近動靜。
在得知劉盈已經吃上了百家飯,并收了一批新小弟時,韓信和二代們紛紛露出無奈的笑容。
“不愧是盈兒。”
“這不是和在沛豐時一樣嗎?”
“頗有劉叔父之風。”
“這話別被盈兒聽到,盈兒會生氣。”
“行行行,是劉叔父有盈兒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