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再也不可能了。這大概就是他背離師門的報應吧?!?/p>
李由憤怒地摔了個硯臺,皺眉苦思。
他以為帛書是來勸降他。這叫勸降?這是逼他出門決戰吧?!
李由咬緊牙關,繼續看。
“你可知趙高誣陷李斯謀反的理由?你雖然坐鎮滎陽擋住了陳楚的進攻,但其他城池的守將沒能擋住陳楚,導致秦二世受了驚。所以趙高和秦二世認定你謀反?!?/p>
李由知道父親因勸諫下獄,還是第一次聽到父親下獄的罪名。
荒唐,太荒唐了。
只有我抵擋住了陳楚的攻勢,其余戰敗的守將沒有被責罰,倒是唯一立下戰功的我被誣告謀反?
李由不敢置信。
帛書卻嘲諷得非常細致。
從李斯勸諫下獄,到被定謀反罪;從李斯在獄中自陳忠誠,到他與次子揮淚道別。寫帛書的人就像是趴在梁頂樹頂親眼看見了一般,將場景描寫得十分生動。
李由不知不覺雙眼通紅,雙拳攥緊。
二弟不喜歡俗務,是個紈绔子弟,只愛打獵。父親也縱容他。
父親在二弟十五歲的時候,為二弟尋來一只幼犬。父子二人一同培養幼犬打獵的本事。
那大黃狗已經變成了一只老狗,狩獵的本事已經不如二弟收集的其余獵犬。但父親特別喜歡那只老黃狗,常常牽著老黃狗去上蔡東門外的皇家林苑,與二弟一同狩獵。
他們李家深受先帝寵愛,家中諸多人與秦朝宗室聯姻,御苑隨便進。
雖然二弟喜歡打獵,但因為二弟并未承擔實務,了解二弟的人很少。至少民賊絕無可能知道。
是張蒼、浮丘和毛亨告訴劉盈的嗎?
劉盈究竟是誰!
李由思索了一會兒,鎖定了一個名字——劉邦。
劉盈與劉邦同姓,可能是劉邦的族人,甚至可能是劉邦的兄弟。
帛書很令人生氣,但李由卻越來越相信帛書中寫的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