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我兒子年幼,沒上戰場。你兒子長大了,你了不起。”
周勃酸溜溜對灌嬰道。
灌嬰背過身笑,免得這位和他一起誹謗陳平的至交好友生氣。
“陛下,我想去潁川。”張良道。
劉邦道:“再等一會兒,我陪你去。我怕那些老韓人不要臉,欺負你。”
張良無奈:“我怎么會被欺負?我的聲望比韓王孫高。”
劉邦斬釘截鐵:“朕說等一會兒,就等一會兒。”
張良更加無奈。
太子對自己絲毫不體貼,陛下卻對自己過分體貼。皇帝和太子父子二人都令他很頭疼啊。
……
趙國和潁川的掃尾工作有劉邦完成,劉盈放心地回到戰場。
韓信已經和冒頓交鋒幾次,差點把冒頓趕進包圍圈。
冒頓十分謹慎,每次快到包圍圈就跑了,哪怕斷掉尾巴,也絕不身入險境。
韓信越和冒頓對弈,越理解劉盈為何冒險。
若能殺了冒頓,就算漢軍折損過半,都算勝利。
可冒頓連他用一半漢軍換他性命都不給。
冒頓不僅自己從來都藏在安全的大后方,還十分卑鄙地驅趕被他掠奪的漢人奴隸沖鋒。
辛苦漢軍是剛從楚漢戰場下來不久,自己人殺得夠多了。不管什么平民奴隸,出現在自己戰陣對面就都殺了。
若是后世在和平時代過久了,道德感較高的軍隊,光是屠自家邊郡平民,都會降低不少士氣。
如果遇到某些朝廷,帶兵的將軍可能還會被朝中剛正不阿愛民如子的大臣參一本。
不過就算漢軍不手軟,但兵器的耐久有限,箭矢的數量有限,他們的力氣也有限。
冒頓派出的漢人奴隸還是給漢軍造成了不必要的消耗,讓韓信打得頗為艱難。
哪怕韓信帶兵的天賦能讓他很快從中原攻城略地的兵法中轉過彎,很快摸索出對草原騎兵的戰法,但面對草原人來去如風的瘋狗騎兵打法,步兵被動挨打的惡心感不會消失。
人腿跑不過馬腿,好不容易取得了戰果不能擴大,勝了和沒勝有什么差別?
韓信真想天降十萬戰馬,去草原上和冒頓站個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