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會后,我回到工位,微信圖標右上角的紅點已經堆了好幾十個。點開一看,果然,好幾個項目群都炸了鍋。
【測試一組-老黃】:“孫琳孫姐,這新規定……以后群里還能說話不?發個‘收到’要審批嗎?”后面跟了個哭笑不得的表情。
我飛快回復:“收到、明白、謝謝這類固定回復不用。但涉及具體工作的討論、文件傳輸,嚴格按新規來。”
“各位組長請盡快梳理現有群,不符合分級要求的,解散或申請升級。新群建立流程我稍后發群里。”
【趙工】:“支持。技術討論一律轉內網平臺或當面。群內只發通知和簡短確認信息。”
趙工的表態像顆定心丸,群里議論聲小了些。
【采購-小劉】:“孫琳姐,外部供應商聯系,有些緊急情況微信溝通最快,這怎么辦?”
我:“緊急情況,電話溝通。涉及文件或重要信息,必須走正式郵件或內網平臺。”
“微信只作為非敏感信息的輔助通知渠道,且溝通記錄要留痕。記住,微信不是保險箱!”
剛發出去,就看到小王苦著臉湊過來:“孫姐,這新規一下,活兒更細碎了。”
“光是建個二級群就得走流程審批,還得跟外協廠那邊重新溝通聯系渠道,他們肯定又嫌麻煩……”
我拍拍他肩膀:“麻煩也得做。安全無小事。想想咱們上次復核外協廠資質時,那份差點漏掉的背景調查材料?”
“要是當時圖省事沒走流程,后果……”我沒說下去,但小王顯然懂了,臉色嚴肅了些,點點頭回去干活了。
桌上的電話突然響了,是安保部的內線。
“孫琳?陳主任在嗎?你們技術支援中心負責的‘外協廠供應商資質復核’電子文檔,流轉記錄有點問題,需要你們配合查一下后臺日志。”
外協廠?資質復核?新規范才剛發,這邊就有動靜了?
我握著話筒,“主任在,我馬上轉告。具體什么情況?日志我這邊可以協助查……”
“見面細說。”對方語氣嚴肅,“帶上相關流程的原始記錄。保密會議室,十分鐘后。”
放下電話,我深吸一口氣。
看來,這無聲的守望,片刻都松懈不得。剛剛還在宣貫規范,強調流程,現實的警鐘就已經敲響了。
新的戰斗,已經在最不起眼的角落里打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