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人不要地
王振的出發(fā)點是將天水村給移民出來,保護飲用水源,但縣里某位領(lǐng)導總是反對,他認為移民成本太大,程序麻煩,向上爭取資金很丟人,因此也被否決了。
“陳書記,你說一下你的條件吧。”王振也知道,陳木提出這樣的要求,確實是在接燙手山芋,反正他是不相信陳木會這么好心,肯定帶著目的,就是不知道這個代價,七高鄉(xiāng)能否承受。
“王振書記,快人快語,我也不跟你藏著掖著了。”聽到陳木的話之后,王振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不過他也沒有打斷陳木的言語。
“第一,將天水村劃到我們元后鄉(xiāng),我只要人,不要地。”陳木想了想,緩緩說道:“也就是說,天水村的村民,身份證什么的,以后可以更改為元后鄉(xiāng),并且他們從天水村搬出來,這塊工作由你們七高鄉(xiāng)來做。”
“畢竟,我這也是在為你們排憂解難,你讓我負責所有工作也不現(xiàn)實對吧?”
對于陳木提出來的要求,王振倒也沒有意見,只要人,不要地,如此一來他反而更好交差了,因為七高鄉(xiāng)的版圖也沒有變小。
最關(guān)鍵的是,若是一群年輕人,王振說什么也不會同意,但天水村現(xiàn)在是什么情況?就是一群老人跟小孩,說句不客氣的,對七高鄉(xiāng)而言,沒有任何投入的價值。
將這些人給安置出來,也不是七高鄉(xiāng)現(xiàn)在可以承受的,等同于是移民出來了。
不過王振知道陳木的要求還沒有提完,所以繼續(xù)聽著。
“第二,移民費用,我希望王振書記能夠承擔其中的三分之一。”
聽到提及錢的事情,王振就直接打斷了:“陳書記,安置一百七十口人出來,可不是一筆小費用啊,三分之一是不是有點多了?畢竟,這也是為你們元后鄉(xiāng)增添人口不是嗎?”
“王振書記,客套的話就不用講了,增添人口你也好意思說啊,三分之一,能接受就接受,不能接受,這個問題你們自己解決。”陳木可不會給王振拒絕的機會,他開出來的條件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讓七高鄉(xiāng)出三分之一已經(jīng)是很公道了,不然就是對半了。
“陳書記,允許我們考慮一下,畢竟這不是一件小事。”王振沒有直接同意,但也沒有拒絕,至少相比他們付出全部,陳木所提出來的條件,更有利于七高鄉(xiāng),最主要是每年可以減少很多支出。
“那么我就等候王振書記的消息了,現(xiàn)在是臺風關(guān)鍵期,我們沿海一帶最容易出現(xiàn)自然災(zāi)害的時期,我希望王振書記不要拖太久,我最多給你們一周的討論時間。”陳木說道。
“好。”王振直接答應(yīng),他知道陳木的意思,如果過了一周的時間,那么今天這通電話,純粹就是互相問候,不代表任何意義。
與王振通完電話后,陳木才松了口氣,他相信以天水村的情況,王振只要不傻就會同意他的方案,至于他為什么會要人,純粹是人民至上,等臺風一到,那邊發(fā)生泥石流后,要地也沒用。
生命才是根本,如果都去考慮價值問題,那么基本上,所有工作都不需要開展了。
在天水村這塊工作上,陳木能做的就這么多了。
他最怕的就是臺風天會提前來,而且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幾個臺風在海上生成,好在路線并沒有走向青云省。
洗漱了一番,陳木的心情才稍微有些放松,那個夢境,讓他不敢有絲毫大意,現(xiàn)在也算是一塊石頭落下來了。
是夜,元后鄉(xiāng)街道燈光明亮,熱鬧非凡。
鄉(xiāng)政府外面是三條街道,一條小吃街,一條文化街以及一條商業(yè)街。
三條街道,每到夜晚,車水馬龍,大部分都是三家上市公司的員工,外來人口居多。
陳木走在小吃街上,隨手點了份福鼎肉片,在攤位上吃了起來,看著繁榮有序的街道,人來人往,陳木這頓飯吃得特別香。
元后鄉(xiāng)整體的氛圍,給陳木一種錯覺,仿佛在城市繁華的中心地段,但是這種美好的氛圍,不久之后就被一個突發(fā)情況給打破。
只見一輛寶馬車,突然沖撞進入人群,仿佛失控了,撞到了幾個人,最終撞擊在了電線桿上,很快一名全身紋身的中年男子從車上走了下來。
“媽的,你們是沒長眼啊,沒看到車子開過來嗎?”看著地上躺著幾名痛苦哀嚎的人,中年男子吐了口痰,不屑地冷笑起來。
陳木眉頭緊皺,他死死盯著那名中年男子,此人正是孫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