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天功夫,百馀張嶄新寶鈔已整齊碼在方旭案前。
他轉頭看向身旁的徐浪與李光,沉聲道。
“按我先前定的法子,將制鈔工序拆成六段,每人只許接手其中一段。讓宦官和軍隊仔細查驗,務必看緊了,絕不能讓這制鈔工藝泄出去半分。”
“大人放心!屬下明白!”二人齊聲應道。
“既如此,我去見陛下。你們照此規矩趕制,能出多少便出多少,完工后即刻用密箱封存。”
說罷,方旭轉身步出寶鈔提舉司。
此時的文淵閣內,朱棣正與太子朱高熾,內閣學士們議事,話題恰恰是前些日方旭提及的新寶鈔之事。
內閣學士解縉率先開口。
“陛下,寶鈔自洪武年間沿用至今,何以突然要改鑄新鈔?”
一旁的胡廣亦附和問道。
“是啊陛下,舊鈔已行用多年,百姓早已習慣,為何要驟然更換?”
朱棣端起茶盞呷了一口,不急不緩道。
“只因朕查到,如今大明竟有人私印寶鈔。”
話音落地,閣內眾人臉色驟變。
私印寶鈔乃是誅滅三族的大罪,大明律法寫得明明白白,誰敢如此膽大包天?
“這絕無可能啊陛下!”有學士急聲道。
“寶鈔工坊向來有禁軍與宦官雙重監守,審核更是嚴苛至極,外人怎會知曉制鈔之法?”
朱棣何嘗不是這般思忖?但想起方旭提過的通貨膨脹,他越想越覺得癥結在此,定是市面上寶鈔太多,才會越來越不值錢。
戶部尚書夏原吉眉頭緊鎖,出列奏道。
“陛下,此事未必是空穴來風,先前臣曾收到些粗制濫造的偽鈔,形制雖與真鈔相近,肉眼難辨
但臣在戶部多年,尚能察覺細微差別,尤其反復摩挲時,質感差異才會顯現。”
“既已知曉,為何先前不報?”
夏原吉臉色煞白,連忙叩首。
“陛下恕罪!臣當初只當是錯覺,故而未敢貿然啟奏……”
朱棣正要再問,司禮監太監王瑾匆匆入內稟報。
“陛下,寶鈔提舉司方旭求見。
“來得正好,宣他進來。”
“臣方旭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