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塊是本地鐵礦煉的,以前總帶著砂眼,這會兒她讓人往爐里撒了把硝石粉——是從南洋運來的硝石礦,比中原的純。
”看!”她拿火鉗夾出鐵塊,敲開一看,里面光溜溜的沒砂眼,”加了硝石煉三遍,普通鐵也能當精鐵用!”
旁邊的工匠舉著新打的箭簇試,往藤甲上一戳就穿:“比之前的還鋒利!”
程咬金扛著根竹筋進來,往水泥里一插:“杜丫頭你看這!竹筋混水泥,澆出來的箭桿比木桿結實,還輕!”
他拿竹筋箭搭在連弩上射,箭桿直插木靶中心,沒斷。
”這下不用愁材料了。”李恪看著滿地的新物件笑,”武后卡精鐵,咱就用竹筋水泥;她卡熟銅,咱就用硝石煉鐵礦——她堵路,咱就開新路。”
可周御史沒閑著。
他查不到恪記的貨,就蹲在倭國來的商船上翻。
有艘船的底艙堆著銀錠,錠上刻著個模糊的”恪”字——是之前平倭時,李恪讓人跟倭國換銀礦的記號。
”好啊!”周御史捏著銀錠冷笑,”嘴上說平倭,暗地里還跟倭人通商!這要是報上去,夠李恪喝一壺的!”
他讓人把銀錠包好,連夜寫折子往長安送——他要借著這事,把恪記的根都刨出來。
南洋的海風卷著甘蔗香吹進安西的作坊。
杜明月正教工匠做橡膠密封的箭筒,秦紅梅進來低聲道:“周御史在倭國船上翻到銀錠了。”
李恪手里的火鉗頓了頓,火星子濺在地上。他早該想到,武后不會只堵鐵器,肯定在找其他由頭——倭國銀礦這事,本是收尾的舊賬,竟被翻了出來。
”讓馮元常把周御史的船借走修修。”
李恪突然道,”就說船底漏水,得在嶺南修半個月。”
他望著長安的方向,眼里冷了冷,”半個月,夠咱把銀錠上的字磨干凈了。”
程咬金拎著斧頭往外走:“要不我去拜訪下周御史?保證他忘了銀錠的事!”
”不用。”李恪按住他,”武后要的是由頭,咱不給她就是。但這梁子,算是結深了。”
作坊外的竹筋還在曬著,水泥地上印著工匠的腳印,整整齊齊的。
誰都知道,這查緝和反查緝的戲,才剛唱到熱鬧處——而那箱刻著”恪”字的銀錠,就像根引線,隨時可能燒到安西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