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里另一位劉銘老師喃喃“這、這怎么可能呢?秋卡先生用俄文寫作,本人的英文譯本也在歐洲各國賣得極好,他怎么會是我、我們的……”
說到這里,大家心中都升起不敢置信的情愫,又是驚喜,又是畏懼,若這是真的,國內出了一位外國廣受好評的文人,自然是天大的喜事,值得大家一起自豪!可若是假的,豈不是空歡喜一場?!
但對方連在什么學校念書,讀哪個班,平時住什么地方,如何與他通信都說清楚了,可見是不怕查證的。
而為了證明自己的身份,張素商還順帶著把《神探伊利亞》正連載于圣彼得堡早報的后續劇情也發了過來。
既然是發給自家人看的,他給的自然是中文版。
云巖念完張素商的回信,就拿起了稿紙,深吸一口氣“《神探伊利亞》的時,大家迫不及待的買來一看,上面果然與張素商發來的故事分毫不差,只是語言不通。
看到這個故事,眾人心中一定,秋卡是國人的消息立刻以這些老師們為中心擴散開來。
別看他們只是老師,在這年頭,能讀書認字的都已經脫離了底層,誰還沒個厲害的同學朋友親戚長輩?
而許多人最初得知這個消息時,自是驚訝不已,覺得說這話的人在同自己開玩笑,但說的人信誓旦旦。
“那秋卡當真是我們的同胞!絕非虛言!”
于是在第二日,“國外暢銷作家秋卡實為我國青年”的新聞也上了頭版頭條。
云巖立刻寫信,指望張素商把前三個案件的中文版本也發過來,誰知道等了一個月,終于等到回信時,展信一看,信件的頭一句話就是沒空。
云兄展信安,素商得知您的好意,心中感動,然諸事繁忙,恐無力分于翻譯,實不相瞞,我在來到俄羅斯后,為強身健體而學習了花樣滑冰這一運動,水準還算不錯,且與上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花樣滑冰亞軍米沙相識,現一同訓練,米沙前日于跳躍練習時受傷,我需助他復健,帶他走完今年的比賽……
信件的意思總結起來就是“云先生的版本很好,就用你的吧,我要帶受傷的米沙去比賽,沒空搞翻譯了。”
云巖目瞪口呆的看著這封信息量巨大的回信“花樣滑冰……為何物?”看小說,630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