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言而有信,在洛陽征了馬匹,后來還回去了,讓人不好太過指摘。
同時也很能打,殺李易、斬孟超、攻大夏門、固洛陽,旋又數百里奔襲劉喬,斬其子劉祐,隨后在長安圍殺五千鮮卑騎兵……
人出名后,一樁樁一件件事就會被挖出來,反復研究。
傳聞邵勛身上有五六處傷疤,悍勇之處,可見一斑。
這人如今的地位,都是一刀一槍拼出來的,禁軍將士的敬仰就是明證。
京中有傳聞,惠皇后羊氏贈以金帛,助邵勛發家。
對此,王衍嗤之以鼻。
他固然看不大起兵家子,覺得他們粗鄙無文,與士人聊不到一塊去,但這種離譜的謠言,他卻不愿意信。
羊氏或許真給過金帛,但沒有這些東西,邵勛就起不來嗎?腦子呢?
尚書右仆射荀藩則看都不想看一眼。
對于拉攏邵勛,他一直不發表意見,其實就是沉默的反對。
被人追問原因時,他就會說此人桀驁難制,若讓他起勢,恐非國家福分。
可惜很多人不以為然,總以為自己足智多謀,可以驅使這些兇悍的武夫,卻不知人家根本不和你玩陰謀詭計,直接來硬的,此謂與虎謀皮,殊為不智。
皇后梁蘭璧先是皺了一下眉,覺得邵勛多多少少有些跋扈,不夠謹小慎微。但隨即又驕傲地端坐著,任你如何英雄了得,還是得為天家效力。
天子司馬熾則仿佛發現了寶貝一樣,心中暗喜。
他想起了舅舅王延查到的消息——
邵勛乃東海朐人,徐州都督帳下世兵軍戶出身。
永寧二年,太傅請托都督司馬楙,于東海國招募勇士,邵勛入募,來到洛陽,為東海王府護軍。
其后兩年,漸立功勛,升為幢主。
永興元年,殿中擒司馬乂,東海國內史劉載舉其為孝廉——東海國內史雖然是朝廷官員,負責監察東海王司馬越,但這事本身應是司馬越發揮影響力促成的。
蕩陰之戰后,以東海國中尉司馬身份收攏潰兵,固守洛陽,迫退張方,一時間名聲大噪。
再之后的事情就很清楚了,甚至不用特意查,司馬熾都有所耳聞。
這樣一個與太傅漸生嫌隙的大將,用處太大了,值得好好拉攏一番。
想到此處,他決定多說幾句,勉勵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