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知道歷史上偃月陣是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但在唐代非常流行,尤其是晚唐五代。此陣攻守兼?zhèn)?,素為衙將們喜愛,重要?zhàn)役之中多次出現(xiàn)。
于是,他首選此陣操練士卒,并且非常上心——五十人的隊伍,或許不需要什么軍陣,但他是把這些少年當做軍官種子在培養(yǎng),要求自然不一樣。
校場上也有另外兩隊人在操練。
他們練的就比較簡單了:只有隊列。
此時晉軍流行的是“八陣”。
所謂“八陣”,其實是方陣的變種,即各陣位于四面八方,“散而成八,復(fù)而為一”。
中央稍空,為主將所在位置。在這里,一般還留有最精銳的一部兵馬,稱為“余奇”,其實就是預(yù)備隊,關(guān)鍵時刻堵漏,或者在敵人疲態(tài)盡顯的時候,堅決投入,一錘定音。
比起八陣,偃月陣就比較復(fù)雜了,要求也更高。
對此,邵勛覺得無所謂。
他記得后世一件事。
某個舞蹈老師帶著一幫孩子排練舞蹈,人數(shù)很多,有跳舞的,有演奏樂器的,非常復(fù)雜,配合要求也很高。
最終演出時,成年人看到一幫孩子的表演,十分震驚,因為就復(fù)雜程度而言,成年人都要練很久才能達到這個演出水平。
帶隊老師只說了一句話:“千萬不要告訴孩子們這有多難。”
是的,不要告訴他們這有多難!
你練得不好,是你自己的問題,你太笨了,趕緊給我用點心,咬牙苦練。
目前只是五十人的場面,將來如果有五百人、五千人一起操練,難度會幾何級升高,到時候你們還要繼續(xù)找自己的問題,繼續(xù)苦練。
當然,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要想達到目標,始終離不開大量繁瑣、細致的工作,以及持之以恒的決心。
最重要的,還要有貴人賞識,要有人罩著你,給你一個穩(wěn)定的發(fā)揮空間。
“整隊,再來一次?!鄙蹌邹D(zhuǎn)完一圈后,大聲吩咐道。
“咚咚咚……”隆隆的戰(zhàn)鼓聲再度響起。
“殺!”五十名少年用稚嫩的嗓音齊聲呼喊,復(fù)以矛桿擊地,隊列開始了移動。
邵勛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行進的隊列。
他很清楚,在這個年代,和平是意外,戰(zhàn)爭才是主流,任何一段太平時光都是十分寶貴的,必須牢牢抓緊。
尤其是這種有人“包吃包住”,提供訓(xùn)練場地、器械、耗材、食物等必需品的機會,不充分利用就太可惜了。
他的野心并不止于眼前這五十名少年,事實上他要求的東西很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點點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