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新的灶房,溫禧計劃著賣點其他的吃食。
她這幾天在腦海里挑挑選選,想找一個面向平民大眾,能薄利多銷的菜品,最終決定——賣鹵味!豬肉本就只賣八文一斤,豬下水則更便宜,只要三文一斤。
只是清洗豬下水要用面粉、鹽跟清醋(白醋),為了降低成本,溫禧打算把面粉換成粗黑的麩面,只需要十六文就能買一斗,一斗約摸十斤;而鹽六十文一斗,清醋比普通的醋貴,要二十六文一斗,再加上其他雜七雜八的材料……一番算下來,鹵味可以標價為一斤十二文,比生羊肉還便宜。
她盤算了兩日,覺得有利可圖,趁著灶房完工,囑咐好祐哥兒跟禔姐兒在家別亂跑,她得去一趟味香肉鋪。
蘭娘得知溫禧要訂豬下水,吃驚問道:“溫娘子,這豬下水腥臭難聞,只有家里貧困不常開葷的人才買去吃,你這開食鋪的,能把這個端上桌?”溫禧知道蘭娘和張屠夫不解是有緣故的,這吃豬下水是從南邊漸漸傳過來的,顯州這邊還尚未流行,也不解其做法。
她解釋道:“只要食材新鮮、庖廚得力,豬下水也能做的好吃,金陵那邊兒用羊下水做的灌肺和炒肚兒就頗受喜愛,蘭掌柜放心,等我做好了,給你們拿來嘗嘗,保準好吃。
”蘭娘看溫禧自信的樣子,張張嘴卻沒說話,年紀小自負也是常事,罷了,且讓她試試,反正這豬下水有的是,平時都是張屠夫推著車去鄉下低價處理了,如今賣給溫禧也省了趟腿。
若是做不成也沒事,她跟溫禧說:“這次算我家送你的,若是做成了只管來訂。
”溫禧推辭不過,笑著應了,拎著五斤豬下水就往回走,路上還被一個衣著破舊的書生白了一眼,好似嫌味道腥臭。
溫禧聳聳鼻子,哪兒臭了?她現在心里想的全是鹵味的香味兒!等回到家,溫禧就將豬下水放在盆里泡上。
這豬下水雖然腥味重,但是只要處理得當,再加以鹵料燉煮,不說香飄十里也是香味十足。
前世,溫禧小時候,村里經常有爺爺伯伯臨街買了鹵味回去,一盤油炸花生米,一盤鹵肉,就著老白干喝得暢快不已。
清理豬大腸最麻煩,得先用剪刀剪開豬大腸去除內部油脂,沖洗后加入麩面、鹽跟白醋反復揉搓,揉搓一到兩次,再沖洗干凈,直到水清即可。
豬肚、豬心、豬肝則需要刮下筋膜、排空血水,再用堿面揉搓,沖凈后用醋再搓一遍即可。
祐哥兒、禔姐兒一邊嫌棄一邊跟溫禧搓洗,禔姐兒皺眉道:“阿姊,好臭啊,洗這些要做什么?”溫禧看他倆的樣子心中好笑,故意道:“修繕房子沒錢了,只能吃點這個嘍。
”禔姐兒張大嘴巴,看了看手中的豬大腸,嘟嘴道:“這個也太臭了,我寧愿吃咸菜。
”又看向祐哥兒,“二哥,你吃吧。
”祐哥兒無語地看小妹一眼,眼神里表示他也不想吃。
禔姐兒擠眉弄眼,意思也很明確:我不吃二哥也不吃,阿姊該傷心了!祐哥兒只得給阿姊面子,干巴巴地說:“我跟阿姊一起吃。
”溫禧笑瞇瞇地道:“好,禔姐兒可不許反悔哦。
”她又對正在做工的師傅們說:“大家今天晌午有口福了。
”吳老漢叫過二牛來耳語一番,二牛點點頭,給祐哥兒使使眼色,兩人到墻角悄悄說:“祐哥,你家里是不是沒銀錢了,我師父說我們可以回去吃的,不用你阿姊破費了。
”祐哥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