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側福晉是徹底笑不出來,她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盯著四爺和寶貝兒子,所以只將年珠當成個尋常的五歲稚童,壓根沒懷疑年珠這是故意使壞——要知道弘時五歲時,連話都說不利索呢!
可不管李側福晉怎么解釋,年珠就是一副“我不管,您就是太謙虛”的表情。
到了最后,年珠這才勉勉強強道:“好吧,那我就先不把這件事告訴王爺。”
“可額娘時常說我嘴上沒個把門的,若是一不小心說漏嘴那就糟了。”
“不過李側福晉您放心好了,我盡力而為……”
李側福晉連連稱是,送走了年珠,至于她對年珠的態度,已從方才的不屑變成了惶恐——若這件事叫四爺知道,那可不得了!
一旁的丫鬟苜蓿給她出主意道:“主子,您何須將一五歲的小娃娃放在心上?想要糊弄她,這還不容易嗎?您這幾日多往萬壽寺跑幾趟,嘴上說著是替年側福晉求神拜佛,但您到底是去做什么的,誰能知道?”
“來日就算這件事真傳到王爺耳朵里去了,王爺也不會說什么,還會覺得您是真心實意替年側福晉打算。”
李側福晉思來想去,只覺現下這是最好的主意。
只是,她萬萬沒想到,年珠不是這么好搪塞的,四爺也不是這么好忽悠的。
年珠一走出薔薇院后,就對著滿臉是笑的秦嬤嬤吩咐道:“嬤嬤,您去找幾個人,將今日正院李側福晉那番話好生宣揚一番,鬧得越大越好。”
秦嬤嬤這會已見識到她的本事,忙不迭答應下來。
而接下來幾日里,年珠則安心陪在年若蘭身邊。
她原是想勸年若蘭這幾日好生在聽雪軒休養的,不曾想她這話還沒出口,年若蘭就病了。
雖說年若蘭說的是夜里沒蓋被子吹了涼風導致的風寒,但整個聽雪軒上下都知道,年若蘭這是思念故去的福宜小阿哥,所以才病倒的。
這下,秦嬤嬤也正好找了理由,不準任何人進來聽雪軒。
這幾日的年珠也是乖覺懂事,她不僅親手喂起年若蘭喝湯,更是時常勸慰道:“姑姑,人活著要向前看,您就算不為自己想想,也得為王爺著想才是。”
“如今朝中上下是什么局勢您也知道,王爺自顧不暇不說,還要擔心您。”
“只有您身子好好的,王爺才能毫無后顧之憂。”
在年家,她院子里的廚娘足足有六七個,這次她選的兩個廚娘不僅僅擅長做川菜,還做的一手好藥膳。
是藥三分毒,她知道年若蘭的身子虧虛得厲害,比起治,更重要的是補。
這幾日,那兩個廚娘變著法子做各種藥膳,像什么當歸黃芪雞湯、枸杞牛骨湯、山藥枸杞粥、清燉團魚、山藥湯元……那叫一個應有盡有。
年若蘭但凡不想吃,年珠就將四爺搬出來,奏效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