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兄長在偽周賊子的脅迫下于蒲州城自刎殉國的消息,快速的傳遍了蒲津渡,與此同時一支傳訊用的特快小船逆流而上,火速將消息傳送至太原。
葬禮完后,李唯沒有返回蒲津渡,而是原地等候大軍壓境,同時于帳中更衣。
古代的內侍需要掌握的專業技能很多。
皇帝身邊,若是沒有專門的女官,那內侍就需要兼顧起服裝師的穿搭職能。
什么該穿,什么不能穿,也都是有講究的。
李唯給李顯的定調是兄長。
同時還希望通過服飾來表達對兄長的哀思。
沒腦子的直接給皇帝穿身素服,第二天他認的那些干兒子也就可以給他穿素服了。
李唯未再著甲。
一身玄色暗紋素緞圓領袍,素緞織暗紋云氣紋,紋路僅通過織造凹凸顯紋,上面并無彩繡。
衣裳外層為玄色,內襯是月白色,外披鴉青褂子,僅左肩上有用銀線暗繡的北斗七星,意為天子代天巡狩。
腳踩素緞烏皮六合靴,靴筒以烏皮壓制暗紋竹節,喻氣節一語雙關。
幞頭以烏紗為底,表面涂素漆,去掉了一切鎏金裝飾,后垂兩條素白絲帶。
頭飾僅一支墨玉雕刻螭龍首,去其龍睛鑲嵌,僅留輪廓。
李唯的穿著早就不是為自已樣貌而服務了,他的一言一行都有著政治意義與象征。
古人多含蓄。
與現代普通人的思維略有不同。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