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犯錯誤就是最好的了。
但是沈江云在拿到這一大堆歷年的賬本冊子之后,經過不斷地翻看比對,
很快就發現一個事實——浙江清吏司每年所收的田稅越來越少了。
浙江清吏司下轄十一個府,根據最基本的常識,這個土地它不會增多也不會減少,
最多就是農業用地方面會將一些荒地開墾出來,
算入農業用地的范疇,也就是說,
從這個角度來看,農業用地也只會變多,
不會變少。
因為土地是農民的根本,
是鄉紳氏族立足的根基,沒有人會嫌棄地少的,只有打破了腦袋想多爭一畝地的。
如今大周朝建國已經一百五十余年了,天下承平日久,
人口在結束戰亂之后就開始休養生息,
到現在各地人口出現了極大的增長,
浙江地處肥沃之地,
水量充沛,
經過這么多年的調養,早就將能開墾出來的地都開墾了。
浙江清吏司的田稅變少,
沈江云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浙江也屬于文風鼎盛之地,考中舉人進士的人在整個大周朝各個地區算是多的,
一旦他們走上了仕途,就可以有一定的免田地稅賦的額度。
以考中舉人為例,便可以免去四百畝的田地稅,考中進士的話就可以免兩千畝,若是能升到四品官,就可以再免稅兩千畝地,而做到了二品及以上的話,還可以免稅一萬畝田地稅!
這個免稅額度,不僅僅是屬于這個人名下的土地,也包括他的家人、宗族的土地都可以免,但是不能免不相干人的。
比如說一個舉人可以免四百畝,但是他和他宗族土地加起來只用掉了兩百畝的免稅額度,有些人就會動歪腦筋,將自己二百畝的田地記在這個舉人的名下,通過這樣的操作,免除掉自己的田地稅,再將免除稅賦而得到的利益與這個舉人五五分賬。
說白了,就是用朝廷的錢來實現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這樣的方式由來已久,到了后面,雖然也有捅到上面去過,但是朝廷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免的鬧得太過,得罪了天下的讀書人。
所以在沈江云計算田稅的時候,他是已經將每一個新晉的舉人進士都算了進去,并且每一個人都算了滿額的免除,盡管如此,去年和前年的田稅相比,依舊短缺了許多。
沈江云到底在官場上混了幾年了,發現了這個情況后,他沒有直接稟告上官,而是繼續核查近五年的賬冊,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光是每一年的賬冊都已經堆的有半人高,沈江云沒有沈江霖過目不忘之能,他只能算是記憶力尚好,但是是普通人的那種水準,這項工作對他而言,無疑是十分吃力的。
但是沈江云很有耐心。
旁人問起來的時候,他就說自己初來乍到,多看多學總歸不會錯,很多人看到沈江云案頭堆了那么多陳年舊賬,也只是撇撇嘴,認為沈江云挺會在上峰面前裝相的。
沒有人會相信,沈江云會真的一條一條記錄看過去算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