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不論你想不想,它就在你的必經(jīng)之路。”
祝襄最后只說了這么一句,便笑著去忙了。
“蘇老板?”
蘇妙漪正有些走神,忽然聽見沈行首的喚聲。下一刻,一個匣盒便被推到了她的跟前。她詫異抬眼,只見沈行首的手蓋在匣盒上,鄭重其事地敲了敲,“這最后一項,就交給知微堂如何?”
蘇妙漪一愣,不過很快就遮掩了眸中錯愕,“知微堂初來乍到,根基不穩(wěn),貿(mào)然領下這么重要的差事,怕是不合規(guī)矩吧?”
沈行首笑著解釋道,“這一項,雖和官府有些牽扯,卻不算是官府的差事。”
頓了頓,他轉向在座的其他掌柜,“昨日我去府衙,見到了齊大人。齊大人告訴我,他家公子想把自己這些年寫的詩,出本詩集,所以拜托我安排個書肆,替他達成這個心愿。我想把這差事交給知微堂,諸位可有異議?”
此話一出,眾人面面相覷,鴉雀無聲。
蘇妙漪察覺出什么,不動聲色地觀望著。
靜了片刻后,坐在沈行首右手邊的掌柜看向蘇妙漪,率先打破沉默,“能替齊公子出詩集,在齊大人跟前露臉,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不過既然行首發(fā)了話,將這機會交給知微堂,那我們自然無有不從。”
說著,他朝蘇妙漪舉起酒盞,“蘇老板,這是行首看在你初來汴京的份上,特意照拂你,你可莫要辜負行首的一片好意啊。”
其余人也終于反應過來,紛紛附和。
沈行首擺擺手,“與齊家打交道的機會的確難得,不過除了齊大人,這汴京城里想要著書刻傳的大人還有不少,往后定能輪得上你們。沈某說過的,只要沈某在書肆行一日,這些好處,人人有份。”
這番話說完,眾人頓時又是一通奉承感激,舉杯酬酢,唯有蘇妙漪還一聲不吭地坐在原位,盯著那匣盒若有所思。
沈行首終于注意到她,舉杯的動作一頓,側頭看過來,詫異地,“怎么了蘇老板?莫不是……你不想接這一單?”
“沒有。”
蘇妙漪回過神,笑著將那匣盒收下,“既是諸位前輩的好意,妙漪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只是我人生地不熟,還不知方才行首您說的齊大人,究竟是哪位齊大人?”
“整個汴京城里,值得沈某在今日這個場合提及的,唯有一位齊大人。”
沈行首笑了,“是汴京府尹齊之遠。”
夜市的繁華喧嚷聲被參差錯落的屋舍圍在汴京城中央,傳到近郊時只剩下似有若無的零散樂聲。
一輛馬車在容玠租住的宅院后門停下,隨后一穿戴著斗篷、將面容遮得嚴嚴實實的神秘人下了車。遮云早就已經(jīng)守在后門口,恭恭敬敬地開門將人迎了進去。
書房內(nèi),燈燭通明。容玠衣冠整肅地坐在桌邊,手旁是已經(jīng)烹好的茶。
“聽說你那義妹也來了汴京,如今就住在你的隔壁?”
來人一進屋便摘下了斗篷,龍眉鳳目、清貴俊朗,正是端王。
遮云在后頭闔上了門,端王走進來,眉頭緊蹙,“容九安,你如此行事也太不小心了。蘇妙漪畢竟是外人,若讓她知曉我的身份,知曉你我的關系,對我們而言絕非好事。不管用什么法子,盡快讓她搬出去。”
容玠臉上沒什么波瀾,只是將茶遞給端王,“蘇妙漪并非外人,殿下大可放心。況且汴京的地價金貴,此刻若將人逐出去,怕是不好找落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