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石崇曾將沉香碾作粉末,鋪記床榻,令愛妾們踏足其上。若誰能步履輕盈不留痕跡,便賞珍珠百粒。婢女侍妾們因此常打趣:你若不是細骨輕軀,怎配得百粒珍珠?
后來他從胡地尋得一女名喚睘風(fēng),身段輕如飛燕掠水,風(fēng)姿綽約似月中仙娥,踏香而行竟真能不著絲毫痕跡。石崇對她的寵愛,遠超其他妾室百倍。
可我讀這段記載時總存疑:嬌歌艷舞的美人,向來只聞出自越國;杏臉蛾眉的佳麗,也多在東方水土滋養(yǎng)。難道胡地竟有睘風(fēng)這般絕色?有人駁道:胡地緊鄰燕趙,自古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亦多傾城傾國之女,你難道未曾聽聞?
丙申年,我在金閶旅舍偶遇一位燕地客人,他詳述保定郝湘娥的事跡,聽得我忍不住擊節(jié)贊嘆。保定本屬燕地,湘娥的美貌堪稱當(dāng)世無雙,這才信了燕趙果然多美人。
唉!我生在吳地,長在吳地,足跡從未踏出江南。北地縱有絕色,我又怎能得見、得聞?這才相信睘風(fēng)是胡女不假,也暗自笑自已從前見識淺陋。早就想為湘娥立傳,附在女史記載之后,卻被俗事纏身拖延三年,此事只在胸中盤桓,未能落筆成書。
如今我編著《美人書》,想湊齊十二位名媛卻還差一位,方慨然嘆息:
像郝湘娥這樣的女子,難道不算美人嗎!論纖肌嫩質(zhì),堪比白居易筆下的小蠻;論死節(jié)殉情,不輸石崇的綠珠。況且她天性聰慧靈巧,詩句清新脫俗,即便在古來名媛中也屬罕見,怎能因婢女出身就輕賤其貞烈之行!我看重她,絕不只因容貌艷麗。世間君子,莫要學(xué)我從前的淺見,再疑北地?zé)o睘風(fēng)般的美人。
集郝湘娥為摘句的儒生。珍姑雖聰慧,卻生得身材高大,相貌平平。竇翁曾請妻舅陳甫教她讀書,又聘女師張姥指點刺繡。
一日,姓沈的媒婆帶一幼女來賣。問其姓名,答曰郝湘娥,年方十一。那女童眉如遠山含黛,發(fā)似烏云堆雪,容貌艷麗娟秀,竇翁當(dāng)即出高價買下。只因竇家婢妾雖多,卻盡是粗陋庸碌之輩,故而竇翁格外喜愛湘娥,令她讓珍姑的伴讀。
湘娥不僅模樣楚楚動人,性子更是聰慧絕頂。長到十六歲時,已能詩善弈,尤擅繪制花草人物。珍姑曾讀詩至朱靜庵《詠虞美人》,戲仿作絕句:
力盡重瞳霸氣消,楚歌聲里恨迢迢。
貞魂化作原頭草,不逐東風(fēng)入漢郊。
又見黃媛介亦有一首:
深慚長劍事無成,恨托東風(fēng)寄此生。
昔日美人今日草,銷魂猶喚舊時名。
珍姑笑對湘娥說:你常自夸會作詩,何不也詠一首,與這兩位才女一較高下?
湘娥不假思索,應(yīng)聲吟道:
莫笑重瞳霸業(yè)湮,漢家遺跡已無存。
寧知不及原頭草,直到于今喚美人。
她還曾仿古l作《江南采蓮子》四首:
綠鬢紅裙映水鮮,荷香十里蕩輕船。
背姑撐入花深處,暗自拋蓮約少年。
其二
采蓮小婦乳花香,羅袖新裁半臂長。
為羨灘頭交頸睡,戲?qū)⒑扇~罩鴛鴦。
其三
十五吳娃慣弄潮,隔花回首向郎招。
來時不用撐船訪,門對垂楊靠小橋。
其四
荷花如臉葉如裳,日向南湖棹小航。